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探尋走訪古渡廊橋 研討鄉土文化傳承

一一一姜蘭芳《婚殤》《農家院裡的爬山虎》交流分享會在咸陽北槐村舉行

西鹹傳媒網訊(許衙評 張根勞)7月7日上午9:00,探尋吸引歷史文化小組一行十五人,在橋北神獸前集合後,仔細觀看了有突出貢獻秦銅人像,感受統一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古渡廊橋橫跨渭河,全長748米,寬14米,秦建築風格、雙層人行景觀廊橋。橋面以上分為兩層,下層可供市民徒步通行,上層為休閒觀景平臺,建有一座主閣和兩座副閣。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沿臺階走到上層,門闕上的銅匾額上書寫“古渡廊橋”,上聯是“覽漢月函關”,下聯是“賞秦風渭水”。北副閣為潤心閣:書香潤心之意,琳琅滿目的紙質圖書與現代化的“電子圖書館”共存。主閣為秦風閣:秦風浩蕩之意 南副為天籟閣:音韻天籟之意,與音樂廳功能呼應。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南門闕上的銅匾額上書寫“古渡廊橋”,上聯是“雲橫古渡帆” ,下聯是聯是“風醉終南雨”。

退休老幹部白錦忠當場吟詩一首,

古風·觀古渡廊橋有感:

盛世祥光瑞,飛虹降紫霄。

廻廊拱簷起,屋角鬥壠高。

雲攆南山近,天浮渭水遙。

山河弘氣壯,維我大秦豪。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退休教師張根勞寫詩一首:

古風·古渡廊橋遠眺

渭河之水天龍下,

周文接妻舟緊連。

西感后稷教稼地,

東懷始帝統一全。

南含秦嶺千山秀,

北靠九嵕萬墓田。

倩妹清歌飛舞動

阿哥吟誦道經甜。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大家感到古渡廊橋已經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傳承歷史文化的好場所。我們來到北槐村23號,召開姜蘭芳《婚殤》《農家院裡的爬山虎》交流分享會。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婚殤》是一部反映農村家庭暴力的長篇小說,該書以歷史變革中的中國農村為背景,以有著古老文化積澱的肖家村和葫蘆村為典型環境,以女主人公肖金雁的命運遭際為主線,刻畫了家暴對於婦女肉體和心靈的摧殘,對於家庭這一社會最基本單元的震盪和肢解,對於新一代人靈魂底版的陰暗投影。形象地提醒社會對這一現象的注意並尋求解決的方法與途徑。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農家院裡的爬山虎》以陝西關中地域風情為背景,以女性田雪的奮鬥經歷為主線,從社會最底層的生活入手,訴寫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民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現有鄉野凋敝的慨嘆、困惑與迷茫,對自我處境的不滿與反抗。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博覽陝西市政專刊主編許衙評主持,簡單介紹了農村婦女堅守農村的陣地,寫出來底層老百姓喜歡的作品,傳播正能量,不斷地實現自己的文學夢。作者姜蘭芳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她在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後的休閒時間,堅持創作,所以接地氣。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律師梁宏選,《南河鎮》作者鍾憲政,渭城非遺中心主任於淑丹,退休老幹部黨智勇,白錦忠,豐萍,李林奇,退休教師張根勞,馬麗娜,李讓文,李建民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姜蘭芳繼續努力,創作出更多精品。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是陝西廣播電臺農村欄目的通訊員,想通過文字讓更多的人關注"三農",傾聽在社會變遷中底層人民的呼聲,讓更多的人認識農民、瞭解農民、瞭解莊稼人的所思所想。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姜蘭芳,咸陽市秦都區安谷村一位普通的農婦。30多年來,她除了要操心3個兒女的生活、學業外;還要種菜,起早摸黑蹬三輪賣菜;為了生計,她到城裡擺小攤。即便到現在,有時還會風塵僕僕奔波在外,與丈夫交替打工掙錢。在她眼裡,寫作,僅僅只是一種愛好,是她辛苦勞作之餘一種精神的放鬆。姜蘭芳以一位樸實農民獨特的視角,在省市廣播電臺和各種報刊上發表新聞作品上千件,屢獲各類獎項。還深刻剖析身邊社會現象,寫成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婚殤》與《農家院裡的爬山虎》及《姜蘭芳散文集》等。姜蘭芳一直這樣認為寫作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正是這種鍥而不捨的信念,演繹了她平凡人生的不凡之舉。相信無論走多遠,她都會為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去耕耘。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現以張根勞寫的古風·讀姜蘭芳小說有感結尾:

農民主婦姜蘭芳,

高考回村種地忙。

勤儉生活教子女,

感覺人性善心祥。

寫完作品為千件,

受到彰揚建樹長。

《婚殤》詳描家暴淚,

又出重點秀文章。


姜蘭芳《婚殤》等作品交流分享會在咸陽舉行並走訪古渡廊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