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清末困局,也許只有這種方法,能夠打敗列強

清帝國到了後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外有列強咄咄逼人。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必死的局面,虎臣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認為當時慈禧太后能夠保證國家不亡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直到虎臣看到了殺胡令。

談清末困局,也許只有這種方法,能夠打敗列強

殺胡令是冉閔乾的,主要是什麼意思呢,當時五胡亂華,漢人老百姓被糟蹋的不成樣子,成為兩腳羊。冉閔發佈了殺胡令,重點在哪呢?只要殺掉一個胡人,憑藉其人頭,可以封爵!清末後期的情況相信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內憂外患。而面對這種情況,如何解決?

談清末困局,也許只有這種方法,能夠打敗列強

日本在二戰時期為何頻頻發動戰爭?轉移國內矛盾,其實清帝國當時也可以這麼幹,洋人和內亂,把它們放在一起。告訴老百姓,大家吃不上飯,就是因為洋人的壓迫,因為國家戰敗要賠償。然後再頒佈一個類似於殺胡令一樣的公告。告訴大家,只要殺敵建功,人人都可以封爵。

談清末困局,也許只有這種方法,能夠打敗列強

哪怕只殺掉一個人,都是功臣,都可以封爵。古代人最希望的是什麼?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武人,希望的都是建功立業,揚名立萬,青史留名。虎臣相信,如果當時慈禧太后這麼做,是完全可以把洋人趕出中國的,為何呢?在那種情況下,老百姓將不會再畏懼洋人。

談清末困局,也許只有這種方法,能夠打敗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