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摩拜和ofo在未来12个月内是一定会合并的

我昨天在微博上被问了一个问题:ofo启动新一轮融资10亿美元,若失败是否代表共享单车经济破产?

我的回答是:

首先,我不认为ofo会融资失败,想给ofo钱的人从陆家嘴排队到北京国贸,他们不惧严寒、不畏风霜,心中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不断投钱。

其次,作为一个郊区狗,即便在大冬天,我都会经过多次扫码后,找到一辆健硕的共享单车,穿着貂绒大衣,骑到地铁口。我不是打不起车,是打车实在太堵了(插一句:妹想到!颠覆滴滴的居然会是共享单车!)。

因此,我觉得共享单车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虽然现阶段看起来赚钱很难。话说回来,着急赚钱的互联网创业者称得上是真正的创业者吗?

回归正题,我坚信,摩拜和ofo在未来12个月是一定会合并的。目测双方投资人还有30秒到达现场!

原因有三,不服来辩:

第一,行业格局已定,继续烧钱已无意义。

目前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95%的份额,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干掉另外一家了。ofo的背后,站的是金沙江创投、滴滴、蚂蚁金服和经纬中国;摩拜的背后是腾讯、淡马锡、红杉、高瓴。阿里系和腾讯系再次进入角力状态。

第二,投资人的钱无限,但投资人的耐心有限。不信给你们算算之前几家巨头从成立到合并的时间。

大众点评2003年就成立了,后来被2010年成立的美团农村包围城市,烧钱无数之后,于2015年10月合并。滴滴和快的都是2013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的,到2015年情人节时合并。而摩拜和ofo基本上是2016年秋天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的。

因为前辈们的路径是很清晰的,可以说,烧钱越来越猛,速度越来越快。

第三,双方投资人已经眉来眼去。

12月9日,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被问及ofo和摩拜是否会合并时,表示:“在行业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合并,需要一定的大智慧大格局。很多时候,再去打消耗战没有意义。”

12月5日,马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摩拜ofo合并”的看法,“知道腾讯希望(共享单车)企业合并,但共享单车要有公益心态,不能为了垄断、为了早点收钱而做”。

《财经》杂志采访腾讯系投资人,据说态度至今仍显得模糊,合不合并腾讯也没有答案。

这些迹象都充分显示了,双方正在无限的博弈之中。

第四,阿里投资了哈罗单车,这可能是个信号。

2017年12月4日,Hellobike哈罗单车宣布获得总计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成为资本、富士达、威马汽车。

一方面,通常小巨头们都不希望BAT金主们投资2家直接竞争的企业,ofo居然没表示公开异议,这很值得玩味。

另一方面,根据我过去5分钟的观察,在上海,摩拜的实际可骑量是多于ofo的,因为ofo的坏损率的确有点高。所以合并后,摩拜可能会主导新公司的运营,从而又变成一个亲腾讯系的公司。从这个角度而言,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阿里先投资一家哈罗单车,也不失为一计妙棋。

第五,就像美团和点评一样,一旦合并形成护城河,第一步就是涨价。但是,无论摩拜还是ofo,最后的商业模式,极有可能是承包各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业务。

其实,每个城市每个区以往也都有相关公共服务的预算,但由于地区割裂、不市场化,所以迟迟没有做起来,不如以后就外包给共享单车。

以后共享单车从用户那里赚点钱,再收点政府补贴,盈利问题无虞。

另外补充一句,摩拜和ofo初始的设定,对发展到今天的格局有很大的影响。

摩拜从一开始就是高配置,GPS、实心轮胎、太阳能电池等一应俱全,成本高达3000元/辆,那时一直被看衰;而ofo呢,采用的就是最普通的自行车,两三百块一辆,希望通过高周转率来覆盖成本。

随着规模效应和研发,摩拜的成本越来越低,达到1000元以下,同时坏损率低于ofo,优势就越来越显示了出来,而ofo以低成本的战略打下去,其实并不可持续。

这就像做事情,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凑合着用用,天长日久更新换代,会越来越难受。做任何决定时,都应该着眼于长远的未来价值。

最后,回答一下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质疑的新闻,说摩拜单车和ofo被媒体爆出“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

按照国家规定,保证金的确应该存在专有帐户,专款专用的。但是,共享单车靠日常扫码,很明显是无法覆盖成本的,挪作他用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曾有媒体爆料,地铁交通卡的押金,在一些地方,也是层层被“截留”甚至挪作他用的。

互联网创业就是这样,无论是滴滴打车、共享单车、还是现金贷,都是在打破行业里原有的监管政策,利用公共资源来赚钱。

滴滴打车不过是切入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空间,现金贷能爆发是因为不遵循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慎性原则,而共享单车是妨碍公共空间秩序,影响市容市貌。

掐指一算,摩拜和ofo在未来12个月内是一定会合并的

只不过在互联网推动的大背景下,这些都被暂时容忍。传统行业不被允许做的事情,而互联网公司被给予了短暂的发展空间,不遵守秩序,野蛮生长。

掐指一算,摩拜和ofo在未来12个月内是一定会合并的

想一想当年民营快递发展的故事吧,国家原本也不允许民营企业做快递行业,中国邮政是特许招牌,民营快递在2009年之前被各种政策打压的非常厉害,但是一群来自浙江的农民依然见缝插针的把这个市场做成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最终市场化的力量战胜了体制。

所以,在我看来,除了现金贷之外,其他的创业模式均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对还是错,谁又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