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內容及解讀

社金互聯CEO 劉駿

根據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據估算,此次降准將釋放資金7000億元。

此次定向降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央行要求,相關銀行要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實施情況,按季報送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要求金融機構使用降準資金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社金互聯認為,中國央行此次定向降準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有利於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中性適度。央行此舉具體影響有待觀察,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定向降準減輕公開市場操作壓力,降低銀行體系成本,促進服務實體經濟。同時增加了對扶貧、小微、“三農”和綠色金融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鑑於央行希望改善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結構,今年有可能會進一步降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