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區:創新監管模式,築牢安全防線,推進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

瀍河区:创新监管模式,筑牢安全防线,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瀍河区:创新监管模式,筑牢安全防线,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瀍河区:创新监管模式,筑牢安全防线,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為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按照劃分網格、職能到位、責任到人的監管模式,結合我區食品生產企業及個體經營主體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且食品消費人群、銷售渠道多的現狀,全面開展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從完善監管體系,加強能力建設,突出考核評價等方面入手,確保機構延伸到位、監管覆蓋到位、任務落實到位,取得了初步成效。

瀍河区:创新监管模式,筑牢安全防线,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一、抓推動,完善監管網絡。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模式,我區七個辦事處一個鄉,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並設立了辦公室。每個鄉、辦事處配備1名食品安全協管員,31個社區均建立起食品安全協管隊伍,並配備1-2名協管員(信息員);食品安全辦公室的建設和管理實行“三統一”(統一制度、統一考核標準、統一工作臺賬、)、“三有”(有辦公室、有組織機構、有宣傳專欄)、“三上牆”(組織網絡上牆、工作制度上牆、應急程序上牆);為了更好的落實協管員職責,以社區為單位,把協管員的姓名、聯繫電話、工作職責等內容懸掛政務公開欄及主要社區街道,推行社區協管員掛牌上崗制度,以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促進協管員更好地履職盡責。

三、抓督查,突出考核評價。績效考核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我們將此項工作列入對鄉辦年度目標考核中,將食品安全監管基礎信息調查摸底、隱患排查、日常巡查以及與執法部門配合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等內容全部納入網格工作的範疇,制定詳細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督考核細則,促使協管員對各自網格內做到責任明確、協管具體、操作有序、保障有力,推動網格化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常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