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隻股票在底部運行沒人買,到了一定高位確有人開始技術分析買入了?

人生有味168


底部沒人買,高價爭的頭破血流,炒股的人經常看到,時不時也會操作一把,為什麼會有這樣看似沒有道理的行為呢?

如果你知道茅臺要漲千倍,2001年你就買它了

你沒有在底部買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也說明了股票的不可預測性,一支股一年四季都是一個樣子,股評、專家都是不敢預測的,會掉粉的。我們看到各類股票預測節目,題材其實是已經選好的,基本上方向很明確,剩下的就是漲跌幅度了,這個話題專家喜歡談,股民喜歡聽,其實有多少正確性,只有自己心裡有數。


將動未動是股票的最佳時機

炒股講究擇時,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擇時?就是將動未動的時候。但很少有人做到,基本都反應滯後。反應滯後也沒有關係,只要股票開動,你是跳一米二還是跳一丈二我並不關心,不做最後一個接盤俠,就有的賺。


絕大多數股民是沒有思想的

追逐和從眾是股票起起伏伏的真正推手,也是人性的弱點,這點不單單是炒股才有的。平時吃飯給你多加點鹽,一百個不樂意,又不是什麼補品,滿大街都是。2011年日本核事故洩露後,食鹽因為加碘被國人瘋狂搶購,由一1元一袋變15元一袋,並且還多處脫銷。人性的特點和眼光,可見一斑,不知道當年屯鹽的大哥大姐現在吃完沒?

追漲賺錢效應最大

看似一堆毛病的東西,也是最吸引人的,看股票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高拋低吸,追漲殺跌,高和低,漲和跌,都有了,唯獨沒有平什麼事。上漲的股票可能會繼續漲,下跌的股票可能會反彈,這都是賺錢的機會,而底部運行的股票,看不穿也看不透,談賺錢太遠,說不定還沒基金收益好,又有多少人願意買呢?


徐徐成翔


其實股票在底部也是有人買的,只是交易清淡些。當股票漲到一定高位後買入的人就明顯增多,因此會顯現出成交量放大換手率增高的跡象。之所以如此,無外乎兩種原因:

1 人性的弱點就是喜歡追漲殺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似乎很鄙視趨炎附勢的小人,但是在股票市場上這樣的依附所謂趨勢來炒股的人太多了。一般人都是喜歡買漲不買跌,都喜歡順勢不喜歡逆流而為。越跌人們就認為越會跌,股市越熊就越會沒有人買。反之,越漲就買的人越多。正所謂“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人們的這種心理的慣性思維自然就會造成底部時沒人買,漲高了以後買的人多了。正如古人說: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少。人們的急功近利、追逐勢利的弱點在股市上表現得淋漓盡至。

還有人類的從眾心理即羊群效應的本能,也會使人們更傾向於眾人買時我也買、大家賣時我也賣的這種追漲殺跌交易方式。

那些能獨立思考敢於在底部買入的人註定是少數人。

2 技術分析的特點之一就是追隨趨勢

在技術分析中有一大類別就是趨勢追蹤法。從利弗摩爾那個時代就開始了。因為技術分析認為在“有效突破”以後再買入的成功機率會更高。所以做趨勢的人只有在“趨勢”成立——上漲一定程度以後才開始看好且買入。也就是放棄所謂“魚頭”只吃“魚身”的意思。

但是這種趨勢技術能保證一定賺到錢嗎?

答案是否定的。市場上的假突破要遠比真突破多的多,很多看上去是趨勢,過後才發現不過是一場反彈。這種趨勢技術說到底還是一種概率上的技術罷了。

說到底很多人在股票上漲到一定高度以後才買入就是一種理念——他們認為漲了以後還會再漲。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個問題其實說出了,技術分析的一個主要特點:那就是趨勢不走出來,誰也不知道,只有趨勢走出來,才知道 它未來怎麼走。

個股技術分析是按照個股的趨勢、形態、結構等特點,對於個股的未來走勢,進行一定的分析和研判。作為技術分析交易者由於沒有更多的渠道和手段去掌握基本面情況,只是依靠圖表技術顯示的個股形態去分析個股的走勢,判斷這支股票是否有交易機會,是否存在風險。

所以說,技術分析對於長期築底盤整的股票是自然免疫,在圖表技術分析裡認為,長期築底的底部時間都屬於股票的垃圾時間,沒有趨勢,沒有方向,當然也就不值得去進行分析和研判了。只有當處於底部的票出現突破性趨勢的時候,才能夠引起技術分析的注意。比如一個票一直處於底部箱體窄幅震盪,圍繞著一個價格中位線反覆波動,突然一根陽線放量突破箱體,這個時候,技術派就會把這隻票納入到自己的觀察範圍,如果這指標連續3根陽線推升,那麼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就會考慮是否追高交易,或者是等待它的回調充分之後做第二波。



總之,作為純技術派交易者很難從魚頭吃到魚尾,在他們的交易理念中,也不這麼苛求。但魚身部分是必須吃到的,如果魚身部分沒有吃到,技術派交易者就覺得自己是踏空了。


小散李大鵬


股票在底部運動有兩種大致情況。其中一種是莊家進行倒賣拉低股價使股價在低位徘徊,趁機吸籌。這種情況我們之前已經有談論過股票市場上面莊家控盤的情況和可能性。

莊家為了進行手中股票倒賣,會在股票價格的較高位置掛出一些賣單,吸引股票市場的普通股民進入市場,繼而拉昇股票價格的進一步上揚。

在股票價格達到更高危機,趁機拋出手中所有股票或者重倉股票,吸收資金,同時大幅度的股票放量拉動股票價格下降,莊家在股票低位時機再次出手回收之前拋出的大量股票甚至購買更多股票,進行吸籌。

另一種股票底部運動的情況則是市場規則下的股票正常下滑,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底部橫盤整理。這種底部橫盤整理的情況,股價在低位運行時間行,股價低位壓力較大。在沒有強勁的突破低位的支撐力時候很難有股票正常上漲下降的波動。

股民們不在股票低位的時候買入,是因為第一股票低位運行時間是不確定,當沒有明確的股價突破力量的出現之前,之前的股價低位不知道是否在未來短時間內就可以股價上漲。所以一般股民們是不會讓手中的流動資金套牢。

另一方面,股民在股票的高位進行技術分析買入,這是出於股票上漲趨勢的各種數據指標已經很明顯的能夠展示出來。

此時來進行技術分析能夠較為準確的判斷股票的未來變動趨勢。並且股票的高位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只要在股票的相對低位買進,在相對高位賣出,也是能夠獲得中間的差異收益的。


牛熊交易室


我是禪壹,技術派。這個問題從技術的角度給你解答,希望能給你幫助。

股市中有句話,頂部一日,底部百日。就是說,頂部的時間很短,頂部形成後,股價會形成下跌的走勢,而底部不是一下子就跌成的,需要反覆的震盪確認,築底。而底部運行的過程是漫長的,少則三五個月,多則1年以上。

那為什麼一隻股票在底部運行沒人買,到了一定高位後才開始技術分析進行買入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正如我上面所說,底部的築造是漫長的,作為散戶來說,我們無法知道主力是否已經看中這隻股票,是否已經建倉完畢,或者比例。如果早早介入,只能苦苦等待,這個區間股價肯定是震盪的走勢,上漲不了多少就又跌下來,來回震盪築底。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重要的是,會影響我們資金的使用和收益的!長時間的資金被佔用卻沒有收益,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等待底部構建完畢,股價開始突破的時候考慮介入。這個時候,主力資金基本控盤,會有突破的走勢,短期內股價會有不錯的收益。那麼這個時候介入,雖然股價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的漲幅,但確是相對更加完全的,短期收益更高!

這隻個股,從高點一路跌下來,包括築底的過程,歷時2年半之久,在這個階段買入股票,就算是你在底部區間買入了,想盈利也比較困難。當股價突破頸線位的時候,我們看到成交量是放大的,恰巧這個位置也是年線的位置。

一般情況下,突破後會有一個回抽確認的過程,結合成交量放大我們就可以判斷成功的機會很大。果然,股價再次站上年線和頸線位,開始了拉昇,3個月的漲幅就超過了60%!

所以,這麼看來,底部區域買入股票持有時間長,會受到主力上下震盪的折磨。等待突破後買入,則是能實現資金收益的最大化。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學習炒股技巧 ,當然是免費!一起分享大牛股,那麼就請加關注吧!


禪壹


在底部運行不是沒人買,只是成交少,買的人不多而已。

很多個股構造底部的時間長,判斷難,因此抄底的人往往是極少數,這就造成“底部”運行讓人感覺沒人買。

1,底部的判斷非常困難,提前“抄底”的往往還是買在半山腰。

當前A股全天交成低於500萬的,每天都有10只以上,這些股大都處於低位運行,但是否是底部很難知曉,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股會越來越多。 也就是說,參與這些股的只是極少部分抄底的人和自救的人。大部分將失敗而歸!

2,羊群效應,散戶都喜歡有人買了才會跟風買入。

經常見到,股票不漲的時候沒人關注,漲停了就會吸引很多人跟風。其實這是典型的羊群效應。抄底同樣也是如此,絕對底只有極少人能買到,而當相地底有資金介入時,跟風的人會越來越多,從而形成技術買入底,再度吸引跟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從眾心理,抱團心理。

3,技術分析的共振作用。

有很多經典的底部構造圖形,比如三重底,雙重底,一旦獲得一資金的一致性認可,形成突破。往往成功率提高。這時候相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技術分析有效的一面體現出來了。

往往突破底部阻力的時候,已經處於相對高位了。

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一個錨定心理,即股價沒有漲回原來的高點時,往往就還會吸引很多人追高買入。

打個比方,當前的創業板指。

為什麼2月份最低位的時候,買的人反而少,最近處於高位了,成交量還會越來越大?而且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性認可。

其實如果你看看前面兩年,有多少次創業板指低位看似可以抄底了,但最終都被無情的現實打敗,可知抄底有多難?

為什麼人們願意相信技術分析?

其實就是為了多那麼一點點正確率!

而這一點點,卻要歷經千百次的錘鍊才能悟道!


星星股經


這個問題太準確:

股票在底部運行的時候同樣有人買入,只是買入的人相對較少而已;

那麼為什麼底部買入的人會相對較少呢?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說,因為底部的潛在收益是最大的,同樣風險也是最大的。

知道波浪理論的人都知道,最主流的技術分析方法都會選擇在3浪的開始介入,而不是在1浪的初始階段介入;

看似好像是技術偏好,實則為行為偏好,成本偏好;

1)時間成本

底部持倉到趨勢真正起來賺錢這段時間,你不知道這個築底時間還需要多長時間,有時候可能長達幾年的時間,那麼時間成本將會是最大的成本;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已經出現上升趨勢的股票,則不同,則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獲得不錯的額收益,盈虧比是比較划算的,時間成本也相對較低;

2)風險

對於一隻處在底部的股票來說,只有當上升趨勢走出來之後,我們才知道是底部,否則在此之前可能有很多中繼可以被看成是底部,那麼也就意味著可能還得繼續下跌,也就意味著損失;

實際上,這也是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底部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

特別是在下降趨勢中,當下降趨勢沒有暫停或者反轉之前,你也說不好它還要跌多久,現場有無數的例子可以證明,

那些曾經被認為已經跌無可跌的股票卻一跌再跌!

3)市場的信號;

一隻股票的上漲自有其理由,市場已經告訴了大家這隻股票可能要上漲,上升趨勢已經確立,那麼為什麼還要去灘地等那個不確定的因素;基本面分析者不在乎這一點,但是技術分析者會非常在乎;


以股易金


趨勢為王。一隻股票如果還在底部運行,說明該股還處於調整階段;不排除繼續下跌,延續下降趨勢的可能性。然而,一旦股票拐頭向上,出現轉勢跡象,在趨勢理論上構成買點。

在技術指標上亦是如此。大多數股票從底部起來,需要經過築底盤整的階段;在K線圖上表現為周K線企穩走平;5日均線、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幾條均線呈現向上發散的圖形。如果股票整體拐頭向上,在技術派眼裡就是最佳買點。技術派崇尚趨勢為王,不在最低點買進股票,也不求在最高點賣出股票。

股價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如果一個股票長期下跌,基本面無疑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時候技術圖形也是空頭排列。但公司業績的拐點,股價上反映在底部區域某一位置附近,此時趨勢分析似乎無效。因為股票常常出現單針探底的走勢,激進型投資往往選擇此時介入,根據短線技術指標操作,從而獲利匪淺。

當股價連續上漲到了一定高位,技術指標都走好了,即便股價到頂開始下跌,因為上升趨勢的破壞也需要時間,根據技術指標買入做短線也有其合理處。技術指標更適合於短線交易,而長線則任然是由公司基本面決定。

所以證券投資沒有絕佳的方式,需要各種方法結合,才能確定股票真正的底部。趨勢理論,技術指標以及公司基本面三者融合,才能成為贏家!


歡迎審閱我的拙文並提出寶貴意見!順祝週末愉快!


陸燕青


對於投資者來說,抄底是天底下最美的事!因為底部的股票成本低,高收益,不論什麼股票,買在底部都是最佳選擇。但是很可惜,底部形態非常不好確定,底部只有一個。有時候看似是底部,其實還是半山腰,高高興興買進去認為撿到寶貝了,結果被套在高位。

如何確定股票的底部形態,對我們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股市大學將從四個方面給大家介紹底部形態。

第一種:頭肩底形態

頭肩底是最典型的底部形態,代表著大級別底部反轉信號,是大主力吸籌所形成的K線形態,我們可以進行長線投資。一般來說,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幅下跌,量能逐漸萎縮至地量,空方力量基本消耗完成。但時不時會出現反彈量,這時低點開始明顯抬高。由於價量不斷變化,在底部階段,股價與指標會產生鈍化或背離。多次鈍化或背離之後,頭肩底構築完成。這段時間主要是主力吸籌和洗盤。完成後隨即拉昇走勢就會出現。

第二種:圓弧底形態

圓弧底一般發生在下跌末期,投資者想一想,經過長期下跌,市場需不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所以圓弧底的構築週期比較長,但是股市大學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圓弧底形成的時間越長,其可靠性越高,上漲幅度越大,因為這段時間主力吸收的籌碼越多。圓弧底買點沒有那麼多,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處為圓弧底的唯一可靠買點。注意不是最低點為買點

第三種:塔形底形態

塔形底有兩大買點,第一,股價放量突破頸線位;第二,突破頸線位後回踩不破,都是很好的買入機會。當股價整理結束後,股票要想反彈,必須得到量的支撐,也就是放量上漲。當然,如果有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則可靠性會更高。這裡要強調的是破支撐一定要止損,不確定的時候一定要離場。等等市場出現再次買入的信號再考慮進場。

第四種:V形底形態

V型底與頭肩底、圓弧底不一樣,它是遊資機構慣用的手法。下跌和反彈都比較兇狠,短時間內完成。

V形反轉過程中,多空雙方爭奪激烈,所以時間週期很短,有時幾個交易日就完成了V反轉。所以對於買入點的判斷要非常精準,往往一根K線的誤差,就會錯過V形反轉行情。一般來說,當出現放量的陽包陰反轉大陽時是第一買點,放量突破頸線是第二買點,也是加倉的最佳時機,回踩頸線位再次放量反轉則是第三買點。這裡股票要有很好的投資心理承受能力,波動太過強烈。


股市大學


在股價底部不買股,到一定高位才買,這在業內叫做右側交易。使用右側交易具有很多優勢,是小資金投資者的首選交易方法。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小資金投資者等待股價底部明確或者上升趨勢明朗再買進,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因為股價的底部很難確定,如果在底部沒有明確時就買進,很可能會被套。如果資金不大,也不能分很多次買股,套牢的概率很高。此外,即使買進後套得不多,或者小有盈利,但是大多數個股的底部是很複雜的,而且震盪時間很長,稍不小心就可能陷入追漲殺跌不斷高買低買的困局。所以,一般技術派的交易者都喜歡在底部明確後或者趨勢明朗後再買。這樣操作,看起來買在高位,成本增加了很多,但是操作的成功率會大幅提高,也節省了很多持股的時間,整個交易的效率是比較高的。


當然,在底部不明確就買股獲利的幅度會高很多。但是按照技術分析是做不到的,需要按照基本面分析進行交易。如果對個股的基本面很瞭解,確認股價的低估或者未來業績會不斷增長,那麼在低位買股也可以。這就是基本面分析比技術分析有優勢的地方。但是,基本面分析需要的數據更多,需要做企業調查,研報分析,行業分析,公司業績預測,等等。工作量很大,一般的投資者無法做到。所以,只有機構投資者才能按照基本面分析操作。


總的來說,在股價低位買股,相當於自己買材料做一個商品,成本當然很低,賣出後的利潤也很高,但是增加了很多工作。而在股價相對高位買股,相當於直接買商品轉賣出去,操作簡單,但是成本大幅增加,利潤相對較低。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是買商品轉賣的路子比較簡單方便。這就是股票低位不買高位才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