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GEF項目可持續土地管理與碳匯及綠色發展培訓研討會召開

7月11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省林業廳承辦的青海GEF項目可持續土地管理與碳匯及綠色發展培訓研討會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召開,旨在系統總結和展示項目區可持續土地管理與碳匯及綠色發展成果、宣傳項目理念、分享項目經驗和工作方法,促進項目成員的相互借鑑和推廣應用。來自兄弟省市區100多名代表將進行系統培訓和實地考察。

近年來,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幫助下,我省加大對外合作,支持實施了一系列生態治理項目,引進推廣了先進的林業技術和管理理念,探索了生態保護治理新途徑。其中從2002年開展實施的“中國—全球環境基金乾旱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防治夥伴關係”一、二、三期項目就是實施時間最長、區域跨度最大的林業國際合作項目。在加強可持續土地管理機制和能力建設,持續推進退化土地綜合治理,恢復提高生態系統功能,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支持農牧區群眾改善生計,促進綠色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2016年三期項目啟動實施後,將項目建設任務與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精準脫貧工程等有機結合,注重採用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和自下而上的實施理念和方法,擴大社區群眾參與面,賦予更多的決策權和管理權,發揮項目“種子資金”效應,探索土地退化防治與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實現了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的“雙贏”。

據省林業廳項目辦主任張學元介紹,青海資源優勢明顯,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接續儲備基地。近年來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退化土地得到一定治理,增加了創新點林地面積,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改善了小流域生態環境;項目區農牧民群眾增產創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農戶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得到提高,綠色環保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推廣和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