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槍M1911的傳奇一生:產量百萬支 至今仍在使用

對於喜歡槍的朋友來說,M1911是不得不提的一款經典手槍。在很多軍迷眼中它更是神槍一般的存在。M1911手槍是由美國人約翰·勃朗寧應美軍要求設計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一經推出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從1911年至1985年一直維持達74年。

一代神槍M1911的傳奇一生:產量百萬支 至今仍在使用

M1911全槍長216毫米,空重1.1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式作動原理,使用.45ACP(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採用7發彈匣。M1911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槍管偏移式閉鎖原理,可靠性很好。

在19世紀末期,為了替換裝填步奏複雜且種類繁多的各種轉輪式手槍,美國軍隊採購了驚人數字的自動手槍進行測試。總結經驗之後,美國陸軍在1906年新式軍用手槍招標中,提出了樣槍的具體要求:口徑不得小於點45,最好採用半自動方式射擊。在經過重重篩選之後,由約翰·勃朗寧設計的柯爾特點45口徑手槍,以及薩維奇輕武器公司所設計的樣槍,在1910年進入最終測試。在測試當中,柯爾特手槍的設計師勃朗寧親自上陣,在兩天內使用手槍打出了驚人的6000發子彈。在測試結束後,勃朗寧設計的手槍沒有發生任何故障,而競爭對手的手槍則發生了37次故障!最終由於勃朗寧設計的手槍十分堅固耐用,柯爾特公司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

一代神槍M1911的傳奇一生:產量百萬支 至今仍在使用

而在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等多次戰爭,M1911手槍更是展示了他獨有的魅力。柯爾特M1900的槍管擺動閉鎖,是當時採用剛性閉鎖(注意是剛性閉鎖)的手槍中結構最簡單,可靠性也很好的。比起同時代的盧格p08,性能在一戰是頂尖的,在二戰也依然極為優秀,雖然不方便補射但是殺傷力比9mm子彈的手槍更大,而且彈匣容量也不算落後。

但就 .45 ACP彈本身的性能而言,無論殺傷效果還是停止作用都不算特別出色,倒是由於彈頭較重而很容易導致過穿透,動能釋放率較低,彈道較彎曲、後坐力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射擊精度。

一代神槍M1911的傳奇一生:產量百萬支 至今仍在使用

在1926年改良成M1911A1後,11.43毫米的超大口徑,使它擁有無可比擬的殺傷力,M1911更是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此外,它還具備可靠、耐用、好維修等諸多優點,伸手美軍喜愛。在歷次戰爭中的總產量超過270萬支,直到今日,仍在使用,依然有不少美軍特種部隊單位仍然裝備改進型的M1911手槍,並且在中東地區的作戰行動中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