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降準是件大事兒,影響非常深遠。

先說結論不賣關子:本次降準意味著流動性的改變,而且相對於過去來說,是偏寬鬆向的改變,市場將重回"合理

充裕"這一基調,而此前的定調是“合理穩定”。

對於一二線樓市來說,將是一次變相的利好,尤其是那些17年至今沒怎麼上漲的一二線城市。至於三四線來說……且看後文分析。


就在今天,6月24日,央行網站發佈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降準有兩方面內容:

1、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下調降準0.5%,釋放資金約5000億,主要用來“債轉股”。

2、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存款準備金下調0.5%,釋放的資金約2000億,發放小微企業貸款。也就是累計釋放的資金約7000億。

為什麼央行會突然宣佈定向降準,釋放約7000億天量資金?

因為當下市場流動性下降太過嚴重,很多企業都處於借不到錢,即將撐不下去,馬上要破產倒閉的邊緣。

在上週的文章中我們就提到過,5月份社會融資的情況特別惡劣

根據央行6月13日公佈的金融數據,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608億人民幣,預期 13000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000億。

這是個什麼概念?

比市場預期跌了近一半,比去年同期融資還要少3000億,社融增量開倒車這種情形,在以前都聞所未聞,足以可見當下實體經濟資金層面的緊張程度。

舉一些案例,大家就會切身感受到近期流動性的緊張。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想想看,連四大高返平臺都撐不住了,全體陣亡,可見當下找資金是有多困難。

除此以外,再加上最近幾天,受中美貿易摩擦快速升級,國內去槓桿負面效應顯現等國內外複雜形勢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這種波動,甚至影響到了股市的情緒!

6月19日,上證指數下跌3.78%,跌破3000點,市場悲觀預期漸濃。

要知道,股市的表現,也往往是民眾對經濟判斷的晴雨表!

面對市場情緒的急轉直下,監管部門也在迅速行動,尤其是央行,除了行長易綱及時出面“喊話”安撫市場之外,也有實打實的動作,連續兩天向市場淨投放流動性。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如果說,以上這些還都只是臨時性的救火救急,那麼2018年6月2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是對流動性徹底的,持續性的定義了!

流動性重回2014年水平!

在6月20日的會議上,政策層將流動性的基調,由之前“

合理穩定”進一步改變至“合理充裕”,從穩定充裕,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政策變化!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流動性“合理充裕”這種說法,在上一次出現的時候,還是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之後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流動性就一直處於偏緊狀態。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而2014年4季度到2016年3季度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樓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想必大家至今還都歷歷在目。

2015年4月,北上深開始領漲全國,2016年3月二線四小龍率領二線爆發,直至2016年9月30日930新政出臺,一二線開始進入調控時期。

哪怕這次資金釋放,主要是針對小微企業貸款,對樓市可謂是0供應,但是資本逐利這一點卻永遠是改變不了的,哪裡能賺錢,自然會跑向哪裡。

而如今還有哪裡能躺著賺錢?答案不言而喻。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降準是不是房價上漲的信號?

在說結論之前,想先跟大家說一個故事,一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故事。

從前,有一座城,這座城有一個城門,城門下面是三個池塘,一個叫一線,一個叫二線,一個叫三四五六線。

這三個池塘大小都差不多,但是一線裡的魚兒最少也最精貴,二線的適中,三四五六線池塘魚兒最多。

而在池塘後面,則是菜場,肉場,工廠等等設施。

由於天乾物燥,有一天城門突然失火,因為一開始火勢不大,滅火員就用水來滅火,俗稱放水。

這水其實是個好東西,滅火之後流進池塘裡可以養魚,水漲魚高。

但是這水又不能流到菜場肉場裡,不然會泡壞東西。魚可以漂,菜和肉不能漂。

因為一線的魚兒最精貴,最會表演漂亮的花式,所以滅火員一開始就習慣性的,把水全都引到一線這個最精貴的池塘中去滋養他們,隨著水位的上漲,魚兒的身價也慢慢上漲。

然而,等一線城市水位都要快漫出來的時候,滅火員發現火還是沒滅掉。

情急之下,滅火員又打開了二線魚塘的閘門,開始往二線魚塘放水。二線魚塘的魚兒看著自己漂的越來越高,也紛紛開始狂歡。

然而,等二線魚塘都快灌滿的時候,滅火員發現,火不但沒滅,反而有變大的趨勢。

這可怎麼辦?

只能使出大殺器,用泡沫滅火器來滅火了

然而我們都知道,水對魚兒有益,泡沫卻不是。

但是這個時候,一二線都滿了,怎麼辦?沒有辦法,只能把滅火流下來的泡沫,往三四線魚塘去引。

慢慢的,隨著泡沫的增加,三四線魚兒看到自己也漂起來了,好像跟一二線一樣身價上漲,於是也紛紛叫好,沉醉其中,甚至喊出三四五六線永遠漲的口號。

這個時候,三四線裡面聰明的魚兒,看到水位慢慢跟一二線池塘看齊,就會奮力一跳,用盡全力跳進一二線的池塘裡去。

而大部分後知後覺的魚兒,依然沉迷於上漲不自知。

他們可曾會想過,泡沫不僅是有害的,而且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的。

等滅火員滅完火,不再增加水和泡沫的時候,一二線除了魚兒多了些擁擠了些以外(三四線魚塘跳來的),水位倒是不會下降。

但是三四五六線這個池塘,泡沫卻會慢慢的消失,等全部消失的那一刻,水位就會又回到最初的那個起點。

然而最可憐的還不是他們,最最可憐的,是那些從一二線蹦到三四線,想著撈一筆就溜的魚兒,卻有可能隨著水位下降,再也回不去一二線了!

這,或許就是本輪降準,對於樓市最的真實影響。

至於為什麼說本次降準,對於那些17年沒怎麼上漲的一二線城市,將是一次變相的利好。

因為對他們來說,市場還有一定的,可以承受的吸水空間。

還是拿個真實案例來說話。

早在今年的1月和4月份,央行已經分別實施了兩次定向降準。

1月25日開始實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9000億元置換部分,釋放增量資金4000億元。

那麼,有哪些17年房價沒漲,甚至下降的城市,對此做出了反應呢?

最明顯的,就是北京了。

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房價上漲的信號來了?

從2月開始,市場行情就出現了明顯回升。

尤其是今年5月的成交量,更是創下14個月以來的新高。

14個月以來新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是17年330北京新政以後的最高水平!

再看具體數據,5月18096套的成交量,同比去年5月上漲67.5%,環比今年4月也上漲32.3%,都可以稱得上的大幅的回升。

所以,這段時間,對於17年房價沒怎麼漲的那幾個一二線城市,將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窗口期!

至於那些17年狂漲的一二線城市來說,目前再吸可能就會有溢出的風險了,所以當地也會加大控制力度,不會給予太多的機會。

所以這些城市大概率會是保持穩定,在逐漸寬鬆的流動性下緩慢上漲。

至於三四五六線城市來說,請各位認真思考一個問題。

一旦城門的火滅了,滅火員不再放水放泡沫,三四五六線樓市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人口,土地,政策這三個支撐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到底還能剩下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