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諸葛亮姓諸葛名亮,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可是在文獻資料中又有稱他姓葛的情況。如在《三國志•後主傳》注引《魏略》中,後主劉禪曾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意思是說,國家政務由諸葛亮負責,祭天祀祖是我的事。陸游在《渴漢昭烈惠陵及諸葛公祠宇》詩中寫到:“劉葛固雄傑,閱世均一夢。”也稱諸葛亮姓“葛”。為什麼呢?他到底姓“諸葛”還是“葛”,這二者又有什麼關係呢?歷代學者對這兩者之間的淵源進行了探討,說法見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其一,葛天氏後裔說。早在遠古時期,有一葛天氏部落生活在葛地 (今河南寧陵),到夏朝末年,有小國名葛,這個葛國就是葛姓的始源 地。戰國時,戰亂頻頻,葛國被魏國吞併,葛氏後裔四處遷徙,其中的一支到了琅邪諸縣,為諸縣葛氏,繼而遷徙至陽都。諸縣葛氏和陽都諸葛 氏,均出自遠古部落的葛天氏。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其二,葛氏追封諸縣說。《三國志•諸葛瑾傳》注引應劭的《風俗通 義》載:“葛嬰為陳涉將軍,有功而誅,孝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 並氏焉。”葛嬰被封到諸縣為侯,其子孫以此為姓,並定居下來。但考諸史料,漢文帝所封的異姓侯中,並無葛嬰之名。終漢之世,葛姓之人也不 曾封過諸縣侯。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其三,葛氏遷徙陽都說。《三國志•諸葛瑾傳》注引《吳書》曰:“(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之為氏”。此說認為,諸葛氏祖籍山東琅邪諸縣,後遷至 琅邪陽都城南之葛坡,為與此地原本的葛姓相區別,故而在“葛”姓之前 加“諸”,意為遷到諸縣的葛氏,由此而得“諸葛”之姓。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吳書》的作 者韋昭,曾在三國孫吳任尚書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領修吳國國史, 撰有《吳書》二十五卷,此書雖已佚,但此條文字為《三國志》裴松之引 注和其他書籍所採信。諸葛家族為當時名門高第,家族顯赫,而韋昭是以 當代人修當代史,因此對“諸葛”姓氏來源的把握應更為確切可信。由此看來,說諸葛亮姓葛是有道理的。因為諸葛亮的祖先姓“葛”, 由於某種原因,後來才改姓了“諸葛”。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山東濰坊諸城的名字來歷說法:說法一:境內有諸多古時縣城,故名。說法二:境內有諸馮村(舜的出生地),諸城由此得名。諸葛亮先祖姓葛,居於諸城,後遷莒縣為使後輩不忘故地,故在姓前加以諸字,這便是“諸葛”一姓的由來。這裡因出土了世界最大的鴨嘴恐龍化石,又被稱為“龍城”。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諸葛(Zhū gě 諸葛)姓源出另外有三說法:

諸葛姓氏出自葛姓所改,說法一:

葛氏原住諸縣(今山東諸城),後因故遷移至陽都縣(今山東臨沂沂南縣)居住。在此之前,陽都原有一支“葛”姓的家族,當時的人們受傳統的宗族觀念影響,為了便於將這支“葛”姓與諸縣“葛”姓區別開來,就稱其為“諸葛”(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家鄉而改為“諸葛”),即諸縣遷來的葛氏。之後,諸葛家族也慢慢接受了這種叫法,並自稱起來。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諸葛姓氏出自有熊氏之後,為詹葛姓所改,說法二:

出自有熊氏之後,為詹葛姓所改。春秋時齊國有熊氏之後有複姓詹葛,因讀音訛為諸葛氏,後改為諸葛氏。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諸葛姓氏出自封賜所改,說法三:

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陳勝還未稱王時,葛嬰率部隊前往九江,在那裡遇見了楚國的後裔襄疆,葛嬰為求得正統,便擁襄疆為楚王。但隨後便傳來陳勝稱王的消息,葛嬰因一臣不能事二主,就把襄疆又殺了,並隨即返回陳縣拜見陳勝,並報告了這件事情。陳勝卻因此懷恨在心,過後找了一個藉口將葛嬰斬殺。

山東濰坊諸城,原來是諸葛亮故居,諸葛姓氏的來歷與諸城名字

但到了西漢文帝時,文帝為追錄葛嬰反抗暴秦的功勞,賜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侯,並世居於此。葛氏為感念文帝功德,遂將“葛”姓與地名合併改稱 “諸葛”。東漢時諸葛氏族由諸縣遷至陽都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