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Basechain主席李立鴻:讓公鏈走下神壇

6月24日晚上21點30,Basechain主席李立鴻先生在百忙之間接受了幣神科技的獨家專訪。

李立鴻先生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專家,擁有多年區塊鏈及機器視覺方向的研究經驗,擅長圖像處理、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模型及經濟模型搭建,當前已經是多家互聯網公司技術合夥人,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博士。

獨家專訪Basechain主席李立鴻:讓公鏈走下神壇

以下為採訪全程問答整理:

幣神科技:李博士您好,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您和您的團隊,是基於怎麼樣的考慮,決定創立了BaseChain這個項目呢?

李立鴻:主要是我們發現當前行業裡面越來越多的項目方都希望開發自己的公鏈,不過現實是對於一個創業團隊來說,從零開始實現一個區塊鏈系統困難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區塊鏈是一個新興技術或者說組織方式,所以當前開發社區中只有一部分開發者接受並理解區塊鏈的技術和思想,而具備開發完整的公鏈系統能力的就更加少了。

其實總體來說我們覺得目前的公鏈開發領域,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點是公鏈開發⻔檻高,舉個例子,公鏈開發中很重要的一環是確定公鏈的一致性算法,但是這個一致性算法在項目初期是得不到有效驗證的。一個公鏈的開發週期很長,舉個例子當前剛剛上主網的EOS經歷了長達一年左右的開發時間,並且上線後仍然在進行各種實際環境下的調整。從這一點上看,公鏈開發比硬件開發週期甚至更長,這造成相關領域市場溢價過高。此外,我們發現許多公鏈開發代碼質量堪憂,主要是因為公鏈項目的代碼不管是從量上還是質上都十分龐大,並且沒有形成健康的社區進行開發討論,所以很多項目代碼都是處於項目團隊寫核心,外包團隊寫周邊的情況。

再有一點是,用我們總結的來說,公鏈缺乏非線性系統的討論與設計。舉個例子來解釋這個話,比如當前無論比特幣系統還是相當火熱的EOS,它們的共識算法在形式上都不是絕對正確的,它們在設計之初都基於一些社會及組織的假設。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如何設計、驗證這些假設,甚至於設立環境來檢驗,就是說,基於這些假設下,某個共識、算法是否有效。

我們創立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降低公鏈項目的開發成本和難度,提高開發速度從而降低項目的投資成本,使得最終降低公鏈的開發門檻。同時,我們將提供給項目方的驗證技術或商業想法的能力。具體來說,我們將提供公鏈項目的開發工具鏈,並嘗試建立公鏈開發、測試乃至部署的流程和基礎設施。

幣神科技:您剛剛提到說很多項目方開始開發自己的公鏈,區塊鏈項目一般通過ICO的形式進行融資,那麼對於ICO本身和這些項目團隊,BaseChain團隊是怎麼看的呢?

李立鴻:ICO提供了一種新型的且更加輕量匿名的融資方式,從而催生了許多優質的區塊鏈項目,總體上來說,我們作為技術人員對此是持非常積極支持的態度的。但是對於ICO的組織形式和目前的現狀,我們也有自己的思考。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假設我們要進行一個一般體量並且功能單純的互聯網創業項目,那麼我這個項目團隊也許只需要50萬美金的啟動資金,再加上三個月的前期開發和運營工作差不多就可上線了。而我們來看現在的大多數ICO項目,動輒需要募集超過10000以太坊,現在幣價跌了那麼多,都相當於500萬美金左右的資金,而且很多都需要超過1年的研發週期。

這裡我們注意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很多投資者,主要是散戶投資者,甚至包括一些投資機構,都很直觀地認為募資越多的區塊鏈項目,越具有投資價值,即便我們分析它的白皮書和它的商業想法,結果是項目本身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的資金。

另一個則是大多數ICO項目當前並不以項目本身的成功來盈利,卻以抬升幣價來盈利,這也是為何多數項目將研發和上線週期延長的緣故,因為這類項目需要通過不斷的做市操作來操作幣價,卻不把心思放在真正的項目落地上。

這兩個問題導致ICO項目逐漸失去投資者以及公眾的信任,各國政府也出於各種考慮開始對ICO進行各種各樣的限制。我們認為問題不是出在ICO這種投資融資形式上,而是出在對項目本身的客觀評價上,沒有一個客觀的可重複的標準來度量項目的性能以及實現程度。

幣神科技:那麼對於上面那些問題,BaseChain又能帶來哪些改變呢?

李立鴻:其實意識到了問題,解決方法總比問題多。以BaseChain團隊來說,一方面我們提供了工具來幫助項目方進行驗證技術驗證,並取得驗證報告,這可以大大增加項目本身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通過提供完善的開發、測試乃至部署流程和環境,項目方和投資方都可以更加容易的預估出未來的資金、時間的規劃,這是十分難得的。

幣神科技:我們瞭解了BaseChain對公鏈項目方的幫助,然後我注意到,BaseChain主要關注的是公鏈開發領域,因為現在大家都說的是智能合約之類的技術,是什麼讓團隊將目光轉到這個領域的?之前提到的有關公鏈價值這個概念,您能列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嗎?

李立鴻:首先說明一點就是我們團隊所關心的公鏈價值主要指它的技術價值。公鏈的商業價值很有可能只有在公鏈正式發佈,進入運營狀態之後才能體現出來。

不過我需要首先必須從商業上來說,與很多單純的智能合約項目相比,一個項目方完全自有的公鏈的價值要高的多,它能保證區塊鏈的代碼完全由業務方控制,又有助於通過公鏈與公鏈之上的智能合約等技術來建立圍繞項目的完整和多樣的經濟生態。

再從技術上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tps,雖然我們認為tps不是公鏈的價值核心,但是既然大家把目光放在這點上,那麼我們必須有一個公允的、可復現的、易於使用的工具方案來度量。除此之外還有共識機制的收斂性測試,至少對於同一應用領域的競品公鏈項目,如果共識能在更苛刻的條件下達到一致收斂,那麼顯然公鏈的技術價值是更高的。

至少在技術層面上,我們可以幫助公鏈項目方對任何競品提出挑戰,不服就跑個分。而不是自說自話,各自宣稱自己能達到百萬tps。

幣神科技:我已經瞭解了BaseChain的目標和願景了,那麼回到團隊和項目本身,Basechain的內部研發機制是怎樣的?Basechain的發展規劃,現在是什麼階段?

李立鴻:我們建立了一個baselab實驗室,初期大概有十名左右的核心開發人員為整個項目貢獻代碼。在項目成熟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會把代碼開源出來,同時開始培育開發者社區,吸引對basechain有興趣的開發者加入我們的項目。對於開發者我們會給予一定程度的激勵措施,初步的構想是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把代碼直接放到basechain上,根據鏈上的代碼來直接衡量開發者的貢獻度。

技術上比較重要的節點包括髮布公鏈評測報告,發佈主網,發佈測試工具,發佈公鏈sdk。我們會視開發進度在七月份或者六月底發佈我們的公鏈評測報告,然後開放這套測試工具給社區使用。

我們正式發佈主網預計會在10月份的時候,七月份已經在部署我們的線下節點,為正式發佈主網做測試。目前我們的線下節點是部署在WIFI上的,主推的是江蘇。目前正在談的有數萬家合作的實體店可以部署我們的節點wifi。

幣神科技:我注意到您說團隊的線下結點是利用的WIFI,為什麼是WIFI做節點機器?

李立鴻:我們的節點機器稱做Basenode。Basenode 是一個通用性挖礦節點,他和傳統的礦機是完全不同,是一個新的通訊基礎設施。

結構工藝上來看,Basenode 可以外接不同類型的計算卡,其內置 FPGA 芯片,來滿足不同分佈式系統的運行需求,其目前內置 32G 閃存和 Atom處理器,以及4G 內存。通過計算棒,可以進行其他更高需求的挖礦任務。

另外,Basenode 兼容多種無線通訊協議,我們一直覺得,未來區塊鏈不限於使用傳統的網絡,會兼採用WIFI,BLE等無線傳感協議。Basenode 基於 WIFI 可以實現我們規劃中的兩個功能:

第一個是Proof Of Location,這種證明是通過和用戶自己設備的,比方說手機,與這些設備的交互式證明以及 SSID 嗅探等技術,來確定用戶的地理位置。通過提供見證地理位置服務的能力,Basenode 可以從使用者手上收取 Basecoin或其他代幣。

另一個是Proof Of Commuication,這種證明是用戶使用 Wifi 和 BLE 等,可以獲取或者說使用更多的Dapp,而通過推廣、使用這些Dapp,Basenode 和 用戶本身都可以獲得收益。

還有就是 Basechain 採用基於人與人之間聯繫數量來當做算力的挖礦機制,所以和你的Basenode產生交互的有效用戶越多,你能夠在 Basechain的出塊權力就越高。

總結一下就是說,Base通過部署節點機,你可以理解成礦機,來部署節點,而結點的獲利方式是,用戶認可你的節點,也就是說和你的節點產生越多關係的人越多,對節點的激勵越大。激勵的形式是basechain上跑的公鏈的代幣。節點機放在人流量越大的地方,產生的激勵越高,每一個登錄你的節點的人,比方說通過免費WIFI,都可以認為是你的節點產生的關係。後期我們會進行場景化定製,不僅僅是POL和POC。我們可能會加入POSC(Proof of SCene)場景證明,對地點見證更進一步細化。對場景有需求的公鏈項目方及他們的生態可以選擇性使用不同的節點,以更接近目標場景的方式運行和推廣。

由於 Basenode 提供了基礎的計算性能,以及更多的無線通訊,傳感設備。我們希望未來 Basenode 會給更多樣的分佈式系統提供更強大的能力。

幣神科技:剛剛說到BaseChain的結點獎勵是BaseChain上跑的公鏈的代幣,這是什麼意思?

李立鴻:這是我們提出的節點貢獻機制,簡單來說節點共享就是可以在base的節點上跑其他的公鏈。base節點在設計階段就考慮了不同公鏈的運行需要,節點可以選擇為不同的公鏈來提供算力和網絡服務,我們會在七月份開始部署測試,也會嘗試運行現有的其他公鏈代碼。

幣神科技:那也就是說,用base開發出的公鏈必須使用BaseChain的節點機?

李立鴻:不是的。完全可以使用其他的機器運行。我們只是提供初期的冷啟動,幫助項目方快速上線以及後期的節點共享服務。

幣神科技:那麼BaseChain本身使用的是什麼共識?

李立鴻:我們採用的自己改進的PBFT算法,目前命名為Strong PBFT。

幣神科技:那麼如何瞭解到我們項目的詳細內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