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相聲(武俠小說)拼到最後,是文化的比拼。

我認為這一句話實可以解釋武俠小說沒落的原因,非但有作者的原因(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也有讀者的原因(以起點為代表的網文網站興起,並以狂飆突進之勢一統天下)。

而放在一個宏偉的大時代中,還有社會環境及氣運等方面的原因。

這一切,大而言之,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不利於武俠的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二)

一、天時;

新派武俠興起之前,民國時期已有百花齊放的舊派武俠,如最知名的《蜀山劍俠傳》(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本書其實是玄幻)、李安改編後斬獲奧斯卡的《臥虎藏龍》。如果細說下去,就會說到北派五大家及各種舊派代表作,那將是一本專著的篇幅,還是不再詳說。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新派武俠當以梁羽生之《龍虎鬥京華》為開端,而發揚光大者,金庸也!

以梁、金二人肇始,港臺一時百花齊放。葉洪生先生對此曾有連篇累牘介紹,葉先生乃是真正的評論大家,我此時所寫,全是斷續看過一些葉先生文章而得來的無聊片斷。後來臺灣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早年亦以“上官鼎”的名號揚名立成;而臥龍生(又或者是諸葛青雲),據說上中學時,寫武俠小說的稿費便已經超過父親上班所得。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站在時代最前沿的文化精英通過各種渠道最先看到了港臺的武俠作品,華羅庚曾說過“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的名言。九十年代末,金、古的作品已成燎原之勢,這時候以金庸新、古龍巨等似是而非的純為蹭熱點而生的大陸武俠作家開始出版《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楚小香傳奇》等作品。《九陰九陽》暢銷近500萬冊之巨,可以說,又為這股全民的武俠浪潮潑了一盆滾油。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二、地利;

先前武俠小說雖在港臺如火如荼的流行,然而兩地畢竟人口基數太小,文化出海只能主要向東南亞開闢航路。

大陸為何會對武俠小說敞開懷抱,我文化功底淺薄,沒有研究過那個大時代,因此並不知道。但私以為,其時香港83版《射鵰英雄傳》引進大陸,並飛快的造成萬人空巷,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我國人口基數巨大,擁有世界上最廣闊的市場。孤島的武俠文化之反芻大陸,猶如一顆針掉進了大海,然而它不是普通的針,而是定海神針,是可以翻江倒海的如意金箍棒。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三、人和。

樂官采詩,百家爭鳴,孔子周遊列國,太史公為遊俠列傳;

再如季子掛劍,晏子使楚,魚腸刺人,荊軻易水;

再到擊鼓罵曹,阮籍猖狂,廣陵遺響,雪夜訪戴等;

唐傳奇中,風塵三俠,柳毅傳書,黃粱一夢,妙手空空,聶隱娘等;

元明易代、明清易代,當此之際,神州陸沉,有大豪傑,乘勢而起,驅逐韃虜,重開日月而再造中華……

可以說,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一直都有俠的存在,俠之小者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三)

正是在以上三點的共同作用下,武俠小說才蔚為大觀,大鳴大放,成就了無數佳作,其中既有宗師級的金古黃梁溫,也有臺灣武俠二十名家;既有全庸、吉龍等早期的跟風之作,也有江南、小椴、時未寒、鳳歌、滄月、曲非煙等《今古傳奇武俠版》的重量級作者。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今古傳奇雜誌社當年推出的武俠版,是個偉大的嘗試,當時每本雜誌的封面都會印上大大的幾個字:大陸新武俠盛世。

而沒過多少期,上面刊載的文章已經不是純粹的武俠,只能以“幻武”或“靈武”目之。譬如小椴的《亂世英雄傳》(《杯雪》),時未寒的《明將軍》系列,滄月的《聽雪樓》系列等,不客氣地批評一句,裡面其實既無武也無俠,對戰氣氛渲染學黃易,而招式精簡如古龍,其人物渾無俠氣,大都更注重內心世界,除《杯雪》好一些,餘者筆下人物全都有武而無俠,有骨而無神。

《聽雪樓》就是瓊瑤劇,鳳歌的《滄海》就是靈異故事,他們不單把“俠氣”弄沒了,連“武打”也不好好寫。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他們的武俠小說可以這麼概括:一群武二代掐架,武學值負分,武力值兩百分,情感豐富,淚腺發達,恩怨糾葛,禍害江湖。

《今古傳奇武俠版》是一把魔鏡,照出了大陸武俠的真實實力。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如今的現實是,真正有學問有實力的不屑寫不敢寫,看不起武俠這種體裁或僅出於愛惜羽毛名聲。

正在寫網文這幫人又極其現實,逐商業利益而生,明知武俠的題裁寫出來要仆街,誰還能寫?

而讀者諸君,口味既叼,便用腳投票;又有一些無甚素質的讀者,只管催更與詈罵,更傷了一部分初出茅廬的寫手之心。

以上。

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可以解釋武俠小說的興起與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