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本《賣油翁》里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初中課本《賣油翁》裡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一)

我知道大家夥兒進來想看到的經典解釋是什麼:我射的不是精(子)嗎?

是不是?你們肯定都想看這個答案。

所謂“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這句話實在很適合夫妻倆的私房調笑。

很早前有本風靡一時的網絡小說叫《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裡面痞子蔡與輕舞飛揚之間,很多時候的段子都是用曲解古文的方式調笑,如“一言九頂”(我說一句,你頂九句嘴)、“嘴在外,腦命有所不受”、“餘豈好讚美哉,餘不得已也”、“人之將死,其腦也快”等等,聽起來很牛有沒有?

而“吾射不亦精乎”,這個段子用好了,完全可以和最初的網絡語言接續上,絃歌雅奏、一脈相承。

——加油,努力,再過百年,咱們爭取讓這種歪解堂堂正正的進入字典。

初中課本《賣油翁》裡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二)

《賣炭翁》、《賣油翁》,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大概都對這兩篇課文有印象吧。前一篇是白居易所作,現實主義的詩歌;後一篇是歐陽修所作,實用主義的寓言。一字之差,而在精神上兩位文豪是相通的,都是通過文字給後世留下的財富。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陳堯諮善射,堪稱天下無雙。一日試箭,被一位賣油老翁所見。他雖十發九中,而老翁並不鼓掌叫好,不過微微點頭而已。

陳堯諮問:“難道你也懂射箭?難道我的箭法不好嗎?”老翁說,“這沒什麼,不過熟能生巧。”陳堯諮忿然道:“你(一個賣油的)怎麼敢輕視侮辱我的箭技?”

初中課本《賣油翁》裡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是騾子是馬都能拉出來溜溜,總設計師又說過甭管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於是老翁演示了一遍平常賣油時如何操作:銅錢覆在一葫蘆上,用勺子舀油裝進去,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溼”,老翁一邊操作一邊說,“我這也不算什麼,還是那句話,熟能生巧罷了。”

風塵中自有奇人,所謂“宣父猶能畏後生”,輕視別人是要被打臉的;而最精湛的技藝往往真的只能靠水滴石穿才能練就。

傅紅雪每日拔刀上萬次,才有《天涯·明月·刀》中那一瞬燦爛得如明月的刀光,才有被困孔雀山莊地道時不以眼睛而以心靈出刀的驚豔;同樣的,燕南飛練習拔劍也走了這條苦修之路,卻終於在拔劍的經驗及生活的苦難方面有所欠缺,而被傅紅雪所敗。

陳堯諮大概在那一瞬間想到了很多,雖有千言萬語,然而在世間最樸素直接的真理面前,竟只能啞口無言。

初中課本《賣油翁》裡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三)

世間什麼最大,道理最大!

這就是為什麼陳堯諮只能“笑而遣之”的原因。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之句是指“庖丁解牛”而言。

語出《莊子》: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看完此篇後,用悟出的拳法打敗了大BOSS張召重。

這也算是“吾射不亦精乎”的另一種例證吧!

初中課本《賣油翁》裡的神段子——吾射不亦精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