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互聯網保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作為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06060.HK)曾承載了太多的目光。

畢竟,有“三馬”背書的企業可不多得。這也難怪其上市之初獲得了392倍的超額認購。

不過,狂熱過後終究要回歸現實。

截至5月29日,眾安在線全天收盤價被定格在51港元,較公司上市之初97.80港元的最高價相比,公司股價已幾近“腰斬”。公司總市值也從頂盛時期的1437.66億港元大幅縮水至749.6億港元。

作為互聯網保險的龍頭,眾安在線可以說就是行業的典型縮影。從2017年全年成績單來看,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中,僅易安財險一家實現盈利,但全年完成淨利潤僅711.05萬元。

其餘三家中,實際上,眾安在線在運營前三年均實現盈利。其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0.44億元、0.09億元。但在2017年出現逆轉,首度報虧,全年淨虧損額近十億元之巨。

互金咖注意到,而安心財險、泰康在線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更是連續兩年虧損,並且虧損加劇。

按說,互聯網與保險有著天然的融合優勢。那為何在渠道為王的時代,互聯網保險卻沒能給保險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如今,面對現實,我們只能遺憾地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據互金咖瞭解,在財險公司2017年虧損榜前十位中,眾安在線、安心財險和泰康在線三大互聯網保險公司全部上榜,分別位列全年虧損榜首席、第三席和第十位。

眾安在線財務數據一覽

互聯網保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此前,眾安在線公佈的去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受益於健康險和消費金融業務高速增長,2017年總保費收入59.5億元,同比增長74.7%。但對應全年承保虧損15.3億元,淨虧損9.96億元。

對此,中信證券研究員邵子欽在研報中點評道,2017年公司長期業務快速增長,健康險和消費金融佔比自2016年16%增長至2017年39%,平均久期分別為12個月和6個月。其中,2/3健康險生態和3/4消費金融生態保費收入在2017年下半年確認。

公司對未到期產品計提責任準備金,因此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從2016年1.43億元大幅增長至2017年10.9億元,同比急劇上升了663%;同時,其佔總保費比例也從2016年的4.2%上升至2017年的18.3%。

不過,對於眾安在線去年的這份成績單,申萬宏源(香港)直言公司業績不及預期。以綜合成本率為例,這一指標從2016 年104.7%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133.1%,遠遠超過了119%的預期值。

申萬宏源(香港)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消費金融的償付率(償付支出/淨保費收入)顯著上升,由2016 年的14%上升到2017 年的56.2%。其中,互聯網金融行業強監管導致風險集中暴露是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2015年成立的泰康在線與安心財險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泰康在線合計虧損1.94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了126.68%;安心財險虧損2.99億元,幅度同比擴大了309.28%。

其中,安心財險在2018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稱,2017年保費快速增長,受保費分佈較集中於下半年影響,當年已賺保費積累相對較少,而為獲取新業務支付的成本均被列為當期費用,加上在系統開發與理賠服務網點上進行了較大投入,使其仍處於虧損狀態,實際資本減少了約3.54億元。

監管直指互聯網保險存誤導

不僅如此,就在今年4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亦發佈了《關於互聯網保險的風險提示》(下稱《提示》),並指出了三大風險。

互聯網保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風險一:“吸睛”產品暗藏誤導。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範、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等問題,涉嫌誤導消費者。

風險二:在線平臺暗藏“搭售”。某些在線平臺在其票務、酒店預定頁面通過默認勾選的方式銷售一些保險產品,未明確列明承保主體或代理銷售主體,未完整披露保險產品條款等相關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

風險三:“高息”產品暗藏騙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虛構保險產品或保險項目,或承諾高額回報引誘消費者出資,或冒用保險機構名義偽造保單,往往涉嫌非法集資,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

如眾安在線,此前,公司航旅生態系統中80%的產品是通過線上旅行中介(如攜程、去哪兒、同程網等)。截止目前,OTA 中的大部分已經取消了保險產品的默認勾選,變成向客戶推薦保險產品。

對此,業內認為,互聯網保險存在的以上三大風險,既反映出有諸多市場亂象亟待整治,又體現出行業的渠道重塑和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如一個“勾選”動作,暴露出消費者對旅遊風險的真實態度。在我國保險意識仍普遍薄弱的大背景下,很多遊客對旅遊中潛在風險認知不強,對旅遊保險產品的概念混淆,對保險產品信任度不高。

可以說,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圍繞互聯網生態而產生了很多需求,同時互聯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險銷售的人力成本。可以說,互聯網保險實現了保險銷售渠道質的變化。

但是,互聯網對於保險而言,不能僅僅停留在流量和購買的便捷上,更應注重運用互聯網技術重塑保險價值鏈和保險市場生態,使得產品設計、定價、銷售、理賠更加便利,以此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公司的可信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