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爲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最近國產劇《陪讀媽媽》熱播,我也跟著看了十幾集。裡面有我喜歡的鄔君梅、梅婷、奚美娟、 許亞軍等老戲骨,還有我最喜歡的00後小夥子胡先煦,從他在《小別離》中演張小宇的時候,我就自動成了媽媽粉,特別喜歡這孩子。

《陪讀媽媽》講的是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在溫哥華留學,一群媽媽或自動或無奈成為陪讀媽媽的故事。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有兒子公費作為交換生的窮人孩子羅盼的媽媽,有鄔君梅飾演的富太媽媽,梅婷演的女強人媽媽,曾黎飾演的自由教育的單親美人媽媽。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階級分化、海外置業、留學、移民、中年夫妻的冷漠、衝突和婚姻困局,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對立與父母的束手無策,無一不是當下的熱點與痛點。再加上主配角全都演技在線,熱播是肯定的。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鄔君梅飾演的胡媛媛。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富太胡媛媛住豪宅,兒子楊洋聰明懂事,接人待物得體大方,還是學霸。

胡媛媛一手創辦了溫哥華上海媽媽互助會,互助會里的每個媽媽都尊稱她為媛媛姐,沒有她解決不了的事兒。

她情商智商都高,還做得一手好甜品。而且呢,格局也挺大,無論貧富,對每一位媽媽都儘量伸出援手,對羅盼的媽媽陳莉莉也是一直幫助有加。

可是胡媛媛這一家人,每個人是神演技,都是影帝影后。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胡媛媛和丈夫感情早已破裂,丈夫應該不是第一次有外遇了。兩人對外是相敬如賓的夫妻,實際分房而居,只維持著表面上的夫妻關係。

丈夫好幾個月才來一次加拿大,來了只待幾天,也只是為了看看兒子。

一切都只為了兒子楊洋考上大學後,兩人再分開。

那邊丈夫的情人已經懷孕,催著離婚。

這邊胡媛媛也有了男友陳明,只是關係沒有公開。

覺得富豪的世界我們不懂?現實中怕是也很普遍。

不然新聞報道中為何高考過後,民政局有那麼多排隊離婚的中年夫妻呢?

胡媛媛自己帶著兒子在溫哥華生活 ,據她自己說,從頭到尾看喜鵲搭窩,蹲在地上四五個小時看螞蟻搬家這些事兒她全乾過。

可見寂寞入骨。

她是沒有才華、沒有能力、沒有社交圈子的女人嗎?

顯然不是。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只是為了孩子,她自願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據她說,陪讀媽媽為了孩子不得不放棄事業,可是陪了孩子,國內老公那邊,往往後院失火。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做為我們普通人,我們是怕放下工作,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可是工作了,又放不下孩子,怕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而有缺撼。

而胡媛媛不存在這樣的矛盾,但是面對已經毫無感情的婚姻,頻頻出軌的丈夫,她只能選擇沉默,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陪伴孩子到國外讀書。

因為孩子最崇拜他的爸爸,在楊洋心中,他的爸爸是他的偶象。

可是,這一切真的能瞞過孩子嗎?

那些在孩子高考過後才敢離婚的父母們,你們真的當孩子是傻嗎?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楊洋記得父母的結婚紀念日,會自己掏錢給媽媽買個包說是爸爸買來送媽媽的。

楊洋會央求爸爸多來加拿大看他,晚上推著爸爸進到媽媽房間裡。

楊洋恨自己的媽媽,恨她揹著爸爸招惹別的男人,一點不為自己考慮。

這個時候的胡媛媛被老公掐著脖子,卻瞪著眼睛告訴這個男人,如果生活費少給了一個子兒,就把他乾的好事全告訴兒子。

楊益忠不敢,他只有這一個兒子,他不想破壞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偉大父親形象。

所以兩人繼續演戲。

兒子呢,一心認為自己媽媽是背叛了爸爸,在人面前給足老媽面子,拉著媽媽的手,一幅母慈子孝的樣子,出了門,甩開媽媽的手,問她:我給你面子,你就有資格管我了嗎?

語氣和楊益忠簡值一模一樣。

這個時候的女人,老公、兒子都對自己像仇人

自己數十年心血,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楊洋是個心高氣傲的孩子,但他卻對羅盼的媽媽陳莉莉一直很尊敬。

《陪讀媽媽》:為了孩子而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對嗎?

哪怕是羅盼媽媽去他家裡幫傭,他爸以為是家裡新來的保姆,他也第一時間跟老爸說明,這是他同學的媽媽,不是家裡的保姆。

送羅盼回家的時候,他會跟丁一一說,他有時候很羨慕羅盼,因為羅盼媽媽是那麼的關心自己孩子,為了孩子願意吃一切的苦和委屈。丁一一也很羨慕羅盼能和自己媽媽的關係那麼好,那麼親。

窮孩子羨慕富二代擁有的一切,而富二代卻在羨慕普通家庭正常的親情。

象楊洋現在這樣一家人都生活在謊言之中,每個人都在偽裝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為了最愛的孩子或者父母在努力的扮演幸福。

一個只有形式上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是利還得弊呢?

真的有必要為了孩子而維持婚姻嗎?

母親的情緒是家庭的溫度。而父親的態度又決定著母親的情緒。

如果一個女人極度的缺愛,缺關懷,她如何能情緒良好?

父母關係到底好不好,孩子再小也能察覺得到。

天天上演宮心計的家庭,孩子真的能健康成長嗎?

一個名存實亡,冷漠疏離,沒有愛和溫情流動的家,僅僅只靠著孩子一個人維持著一個家的夢想,生活在虛幻裡,倒不如給孩子一個真實的世界。

據說每年七八月份都是離婚潮,因為很多父母在孩子高考結束後,選擇離婚。父母以為自己為了孩子前途,忍到了現在。

豈不知卻給孩子造成了更大的痛苦,因為孩子會天然的以為,自己才是導致父母雙方過得不快樂的那個罪魁禍首。

比如,楊洋如果得知了真相之後會怎樣?

他會產生巨大的愧疚感。

因為媽媽為他忍辱負重,他看到他的媽媽是真的不幸福。

而媽媽的不幸是他的責任。

媽媽都是為了他,為了他考上好大學,才一直瞞著他。

這其實是讓孩子在背鍋 。

孩子背的是父母的親密關係出現問題,要求伴侶改變,但是伴侶不願意改變的鍋。而媽媽想離開又不敢,不敢面對未知生活的一種恐懼。

當然在劇中,楊洋的媽媽是有底氣離開的。她之所以不願意徹底攤牌,她是在等楊益忠先開口,富豪之家涉及的更多的是利益關係,她必須要為自己和楊洋爭取更多的利益。

但在現實中,很多父母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習慣性將就”只是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所以給自己找一個藉口“我的將就是為了孩子”,我有一個“偉大”的理由。

很多人只是沒有勇氣承認,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自己是不敢離開的。

怎麼敢呢?現實是如此的殘酷。

上一次單身的時候還有“未婚”和“年輕”這兩個籌碼,現實中對於離異女人是多麼的不友好。

這一次不僅有了孩子,而且也年齡大了。

可是,反過來想想。當你擁有年輕,未婚,沒有孩子的時候,不照樣把婚姻給搞砸了嗎?

孩子和年齡真的是阻礙你找到幸福的原因嗎?

離婚並不代表不負責任,用“為了孩子”這個理由保持一個冷的象冰窟窿一樣的家也不代表是有多盡責任。

但離婚的時候認為所有都是對方的錯,甚至在孩子面前詆譭他的爸爸或者媽媽,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也不自省的人,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誰的人生不曾犯過錯。

如果確定這場婚姻是個錯誤,當真的努力過,尋求過各種方法,但還是發現這段關係真的不合適後,能夠勇敢的為一段關係開始和結束負責 ,這才是對自己負責。

也是為孩子很好的示範,人生路上都有坎坷,如何正確、成熟的處理問題,為一段錯誤劃上句號,比留在一個腐爛的婚姻裡委屈、怨懟、憤怒要好得太多了。

一個積極向上、情緒穩定的父母,才是孩子想要的父母。

真實的面對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相信,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元和包容,結婚、離婚、獨身、丁克、單親,各種各樣的形態都可以被尊重,那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而已,真的不必用什麼道德來壓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