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這是羅浮山西麓、增城正果鎮蘭溪一戶以種植、加工酥醪菜作為營生的普通人家,一家三代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兒子,正在製作遠近馳名的羅浮山特產——酥醪菜乾。增城市文聯的作家、攝影家巫國明,連續兩年前去拍攝了他們一家制作酥醪菜的過程。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酥醪菜因原產於羅浮山北麓的博羅縣長寧鎮酥醪存而得此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種植加工歷史。由於酥醪菜香滑可口、食而無渣,曾被宋代貶謫嶺南的大文豪蘇東坡將之譽為“肥美如羔仙人菜”,故又名“仙人菜”。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酥醪菜的由來,還有著一個傳說,它說的是秦朝方土安期生在第二十福地廣州白雲山食九節菖蒲飛昇,成仙后飛往羅浮山,與神女約會於玄丘,共談玄機,“酣玄碧香酒,醉後呼吸,冰露皆成酥醪。”羅浮山因為沾了仙氣,長出酥醪菜,而長出酥醪菜的地方就被稱為酥醪村。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每年,隨著農曆最後一個節氣冬至的到來,正果鎮蘭溪一帶,大片大片碧綠的酥醪菜就到了收穫時節。村民們忙著從地裡收割回酥醪菜,或一擔一擔地賣給不失時機地從四面八方湧來收購的商家、菜販;或在田頭地邊,屋前屋後,壘起簡易地爐灶,架起大大的鐵鍋,升火開爐,煮大半鍋熱氣騰騰的開水,把酥醪菜一顆一顆放進鍋裡等上兩分鐘,然後撈起晾曬在一排一排支架在空曠地竹竿上,趁著歲末的大好時光,把熟了的酥醪菜,曬製成聞名遐邇的酥醪菜菜乾。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正果鎮地處增城的最東部,環境優美,生態絕麗,而蘭溪一帶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土壤,再加上勤勞的村民,種出來的酥醪菜自然產量高,品質高。酥醪菜用來鮮炒清甜無渣,曬乾後是上等煲湯靚材,清肝潤肺,在市場上極受歡迎,深受港澳、廣佛、莞深等地民眾的鐘愛。

來自增城古村的美味丨羅浮山下——酥醪人家


古村之友可為以下事務提供免費諮詢:

古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包括建築修繕、技藝復興、文化保育、弱勢群體幫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