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南沙在全省率先实现

“讲习所”100%全覆盖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位于广州最南端的滨海之城南沙,有广东首个以咸水歌传唱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水上绿道“三新讲习所”;首个建在施工工地一线的“三新讲习所”;有广州首个非公党校——功夫党校“三新讲习所”;有区一级首个结合本地红色文化基地创建的星海故里榄核镇“三新讲习所”……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工作的开展,全省第一个把讲习阵地100%覆盖到基层党支部的“南沙三新讲习所”如雨后春笋,在南沙大地拔节生长。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新讲习所”正成为南沙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咸水歌传唱创新“三新”讲习

“回顾五年好光阴,经济发展点石成金,人民生活大改善,生态环境胜古今……”在南沙区东涌镇大稳村水上绿道旁,兴姨、秋姨和南沙咸水歌歌王张健仔唱起了《咸水歌唱颂党恩》。疍家咸水歌悠扬委婉,颇具岭南水乡风情,前来水上绿道参观的游客忍不住驻足倾听录像发朋友圈,颂党歌声插上翅膀飞出南沙……

“疍家人表达心情都是唱歌。我从小就唱咸水歌,我用这些歌曲表达我的心声。”66岁的兴姨是一名老党员,她连夸党的政策好,大稳村如今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也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兴姨即兴唱起了一段咸水歌:“开放政策到农村,乡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手上有金钱,幸福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张健仔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创作了三首反映新时代的咸水歌、一首三句半,唱出最真挚的感情。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据悉,大稳村创建的“三新讲习所”是全省首个建在水上绿道、以传统咸水歌为载体传唱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讲习所。传统歌调“载”着新思想新精神,不仅每日在水道桥头大榕树下被传唱,还“飞”进了东涌第一小学、万洲小学等校园,被师生广为传唱。“依托接地气的传统咸水歌,以歌唱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开展讲习,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和岭南水乡文化的传承,我们大家都爱唱爱听。”东涌镇的一名党员表示。

下一步,东涌镇将进一步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各展馆等场地,深入到党员、群众、青少年团员中进行传唱、教唱,以生动的讲习形式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生根、入心、入脑。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非公党建成党组织孵化器

在南沙功夫党校“三新讲习所”中,一名非公企业党员用时尚大气的沙画勾勒出非公党建的发展历程。功夫党校“三新讲习所”成立于4月,是全市首个区一级非公企业党建培训基地。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非公党校成立后,增强了非公企业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了企业、经济跨越发展。”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非公企业里的党员有不少是“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关系不落地、身份不公开,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到位。功夫党校的成立,极大调动了非公企业设立党组织的积极性,“很多非公企业主来功夫党校参观、学习后,开始主动在企业内找党员,主动申请成立党组织,功夫党校成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孵化器’。”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一组数据显示,功夫党校成立三个月以来,共培育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6个,新发展党员25名,挖掘“口袋”党员92名。超过200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560多名党员、企业员工接受培训教育,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位于南沙的广州海缝公司,党支部搭建了“党员智囊”平台,把“三会一课”融入生产工作中,促进产值从2008年

400多万元飙升到2017年的10亿元,多年连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势头。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功夫党校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南沙样本”,成为推动南沙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双轮驱动”的“红色引擎”。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走出去”,区外企业慕名“走进来”,为南沙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贡献力量。

星海故里传承红色基因

东涌镇大稳村水上绿道“三新讲习所”是南沙区充分利用传统岭南文化特色提升讲习活动实效的缩影之一。

在南沙区,还有区内第一个结合本地红色文化基地创建的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平台——星海故里榄核镇“三新讲习所”。在这里,党员干部唱响伟大音乐家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参观“星海展览厅”,倾听“星海的党性”专题讲座。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榄核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榄核湴湄村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革命老区,“星海文化、红色精神”牢牢植根于此。“三新讲习所”以此为灵感,设计了“重温入党誓词、重走星海路、开展宣讲活动”的流程开展讲习活动,成立短短2个月时间,前来参观和开展讲习活动的单位、企业、学校络绎不绝。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情景教学“用石头讲故事”

南沙区委党校“泉湖”边,环湖布置了21块党史教育石,浓缩连贯成一部简约的红色简史。日前,一堂生动的“用石头讲故事”户外党课在这里展开,南沙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仁沿着21块石头镌刻的线索,讲述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我们将党课搬到户外,创新用石刻‘讲故事’,一改过往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形成独树一帜、形象生动的‘新课堂’。”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据统计,石刻党课启动至今,共接待了98个单位近3000人参观学习。石刻党课迎接了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组织的爱国团体共13批次近500人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港澳人士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对南沙开发建设的了解和信心。

创新讲习活动

各点遍地开花

据悉,南沙区目前已创建了881个“南沙三新讲习所”,在全省率先把讲习阵地100%覆盖到基层党组织。此外,南沙区还在社会组织中成立“讲习快车”,开展流动讲习;在大岗镇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基地打造“农民三新讲习所”,针对农民送新思想新精神。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微型党课竞赛、咸水歌、三句半、诗朗诵、小品、流动播报、沙画等多种讲习形式纷纷涌现。其中,“七一”期间,南沙还将讲习活动搬上舞台,在全区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再创业”微党课竞赛,各党组织讲习活动的精品课程纷纷亮相,深受广州党员群众欢迎。“南沙三新讲习所”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新路径,讲习新风正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吹遍南沙大地。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南沙三新讲习所”创建至今,已开展2300多次讲习活动,有近60000人次的党员群众参与了其中。讲习活动将22414名党员和80多万群众纳入受众范围,100%覆盖一线党员群众,确保不漏一人。讲习团队100%囊括了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头雁效应”明显。

“南沙三新讲习所”多个全省首创!“红色引擎”助力经济发展

通过创建“南沙三新讲习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国理政新精神有效传达到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真正学出真信念、真本领、真担当,在基层的社会号召力得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了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