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云上线试商用:五年成为国内TOP3公共云服务商

今年3月30日,紫光云战略正式启动,紫光集团宣布将投资120亿元,进军公有云市场。此后三个月里,紫光云用远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测试工作。截至2018年6月30日,紫光云华北1区(天津)、华北2区(廊坊)和西南1区(重庆)的建设及内测已经按计划完成,紫光集团随即在7月10日宣布紫光公有云上线试商用,向公有云市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紫光云上线试商用:五年成为国内TOP3公共云服务商

快速上线实力布局

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告诉飞象网记者,今年3月以来,紫光集团超过3000人参加了选址工作,最终决定先在天津、廊坊和重庆三地部署。“紫光云最初的目标就是3个月上线,时间抓得非常紧、非常细,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新架构、高起点、可信赖三个原则。”吴健说,“现在成功上线,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紫光云联席总裁焦刚表示,北上广深地区是目前整个公有云市场的核心区域,占整个公有云市场的85%,是每一家云服务商的必争之地。“廊坊是北京区和华北区很重要的一个节点,也是紫光接入北京的核心节点,所以紫光云第一期先围绕着北区和西区进行建设,第二期会在南区和东区布点,现在已经进入选址阶段。”焦刚说。

试商用阶段,紫光云将是开放的,用户可以在网上注册提出试商用申请,紫光云则会根据用户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面对面的拜访、上线。与此同时,紫光云还会选择重点覆盖区域和行业客户到平台上来进行测试,从而有助于发现问题、了解客户的需求。

商用经验积累已久

吴健表示,现阶段虽然说是试商用,其实与商用没有什么差别,紫光集团内部已经有单位上云投入使用。比如新华三和正在建设的三大信息基地,包括新华三的业务系统,都已陆续正式上线。“不出意料,上线的情况很好。”吴健说,“这是因为新华三在私有云、专享云领域已经有很长时间的积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值得信赖,所以紫光云在面向企业客户时很有优势。”

紫光云交付大型客户的能力确实非常强,紫光云团队曾承担过中海油、中外运、中广合等大型央企的云项目,现在国内最大的金融云——网联的金融云平台也是由紫光云团队负责的,这些项目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云、SDN的全部交付。因此,紫光云在大型客户的交付能力上有充分的经验和实力。现在紫光云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和具有大规模用户群的纯互联网客户进行研发,通过优化平台和底层技术,改善客户自助上线的体验。

从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前多是互联网公司在提供云服务,现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来源越来越复杂,而且建设思路也各有不同。有的公有云在向私有云发展,有的私有云在致力于成为公有云平台,不过总的来看,这些发展思路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出现了不少烂尾工程。

“不过紫光包括新华三是绝对不会交付烂尾工程的。”吴健说,“紫光云会扎扎实实地帮助客户完成上云迁移,并充分满足客户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一切才刚刚开始

此前紫光集团宣布云战略时,外界曾有质疑,认为紫光涉足云服务有点晚了,因为这个领域已经有不少巨头在长期经营,而且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据Gartner提供的数据,微软、AWS、阿里稳稳占据了公有云前三名位置,其中阿里云占据着国内近50%的市场份额。对此,焦刚的回答是一切才刚刚开始,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的IT信息化市场投资规模近万亿,公有云市场与之相比非常渺小,所以说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焦刚说。

此外,优质的云服务绝不仅仅体现在线上,有的时候,线下的能力可能更重要。据焦刚介绍,紫光云拥有完备的销售队伍、服务队伍和渠道队伍,原属新华三、紫光的一万多名员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另有近一万家渠道伙伴,无论客户打算采购紫光的设备、软件或者服务,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响应和支持,这是专注于线上平台的互联网企业难以比拟的。焦刚表示,紫光云一方面要把现有的资源利用起来,转入到自身体系里,同时还会发展更多的专业力量,提升合作伙伴的能力等。通过继承、发展、升级,不断强化紫光云的整体优势。

按照紫光云的发展规划,2018年是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布紫光云战略,合集团之力构建云板块队伍,并在2018年底完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南4个大区、20个城市二级节点的建设;2019年-2020年为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6个大区10个一级节点、50个城市节点建设,总投资额46亿,致力于成为国内TOP5公共云服务商,并进军海外市场;2021-2023年进入到领先阶段,紫光云届时将完成6个骨干节点、20个一级节点、100个城市节点的建设,成为国内TOP3公共云服务商。

这样看来,紫光云是准备逐步加大投资,与刚刚起步的云服务市场一起成长壮大。技术底蕴加上超然的魄力,紫光云成为国内TOP3公共云服务商诚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