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基本要求和外觀鑑定

基本要求:

1)基層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2)水泥強度、物理性能和化學成份符合國家標準及有關規範的規定。

3)粗細集料、水、外摻劑符合設計和施工規範要求。

4)施工配合比根據現場測定水泥的實際強度進行計算,並經試驗,選擇採用最佳配合比。

5)接縫位置的設置符合設計要求。(有鋼筋網片,不易設垂直橫縫,建議一聯一次完成)

6)拉毛構造深度符合施工規範要求。

7)頂面與其他構造物相接平順。洩水口標高按設計比頂面低5~8mm,橋面邊緣無積水現象。

8)混凝土鋪筑後按施工規範要求養生。8)混凝土鋪筑後按施工規範要求養生。

9)橋面洩水孔進水口的佈置有利於橋面和滲入水的排除,其數量不少於設計要求,出水口不使水直接沖刷橋體。

外觀鑑定:橋面排水良好。外觀鑑定:橋面排水良好。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2、工前準備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施工段附近中分帶用鋼筋網封閉,設專用通道和提示標牌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工作平臺有充足的防水燈照明、電纜穿管佈設

3、橋面鋪裝整套機架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4、橋面清理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橋面清理,預製箱梁頂面在施工溼接段時長期暴露、汙染,要用鋼刷、鑿子、小風鎬、高壓水、鼓風機清理直至無鬆散的混凝土、浮渣等雜物,混凝土表面毛糙;最後用高壓水沖洗乾淨;重點注意木工刨床使用處的浮渣、壓漿機處的水泥、梁碰損邊角的清理。

2、張拉和機械留下的油跡,用濃熱洗衣粉水,硬尼龍刷清理,最後用高壓水沖洗乾淨;

5、標準帶鋪網片、定標高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標準帶緊貼內外護欄寬50cm,加強標準帶橫坡控制,確保澆築後橋面平順;高程的控制測點間距不大於3m,中間用ø20直粗鋼筋(外側用厚帶鋼,可減少清理工作量 )控制加密至1m間距,橫向拉線控制;ø20鋼筋直徑等於鋼筋網上保護層;由於高程控制點頂面不出到混凝土面,故用ø12或ø16鋼筋梁面上打3cm深左右ø12或ø16孔打入鋼筋;標準帶外緣在外護欄或內護欄座內鋼筋內側(特別是內護欄影響鋼筋佈設);

6、標準帶空開洩水管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標準帶混凝土澆築後及時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護;體積小,容易失水裂縫;注意預留洩水管位

7、標準帶整理

標準帶下鋼筋網製成縱向1m寬,澆築後頂邊線切直,再用鋼刷、鑿子、小風鎬、高壓水、鼓風機清理直至無鬆散的混凝土、浮渣等雜物;鋼筋網片交叉點採用扎絲綁紮結實,扎絲成梅花形佈置,鋼筋網接頭應注意搭接寬度符合設計要求,建設部標準20cm。

8、橋面二次高壓水沖洗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9、二次沖洗後的橋面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0、鋪設鋼筋網片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混凝土澆築前梁面用同標號水泥漿溼潤,但不得有積水;如果部分浮渣清不乾淨,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空鼓作用;

2、橋面施工要待標準帶達到70%設計強度,之前避免重物碾壓。

11、插入式泵送砼振動泵拖振

振搗時,先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使得骨料分佈均勻,一次插入振搗時間不少於20s,用拖振速度控制振搗時間,最後採用振搗梁沿軌道進行全幅振搗,直至振搗密實。

振搗梁操作時,應設專人控制振動行駛速度、多人鏟料和填料,確保鋪裝面飽滿、密實及表面平整。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放料量以振搗後略高於設計混凝土面1mm為好,一般不得欠料,如果欠料要人工補料後振動梁振搗。

振動梁的鋼度不足時,混凝土稍有阻力,梁體上拱,從混凝土上跳過。

12、振動梁振搗,人工梁前補平

保證聚丙烯纖維的摻入量,保證攪拌時間。

混凝土澆築要用鐵鍬反扣,嚴禁拋擲和摟扒,靠邊角處應採用插入式振搗器輔助布料,橋面混凝土鋪裝宜避開高溫時段及陰雨大風天氣,否則橋面混凝土表而將因幹縮過快而導致開裂。

混凝土坍落度以罐車、泵車正常作業的最小坍落度13cm左右 。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13、長木卡抹平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收面採用移動式鋼橫樑架,避免形成腳印坑,避免人員局部集中;專人掌握收面時間。

一次抹面:振搗梁作業完畢後,作業面上架立人工操作平臺,作業工人在操作平臺上用木抹子進行第一次抹面,用短木抹子找邊,笫一次抹面應將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排出,並應控制好大面平整度。

14、橋面一次抹平後待初凝

根據施工時溫度高低,初凝時間有所不同

15、揉光機抹揉

二次抹面:混凝土初凝前,先用磨光機對混凝土面進行搓揉,避免裂縫,再採用鋼抹子進行二次抹面,二次抹面應控制好局部平整度。

混凝土在二次抹面後,應進行表面拉毛處理,然後採用土工布進行覆蓋養生,但開始養生時不宜灑水過多,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皮,待混凝土終凝後,再灑水養生,養生期在7d以上。

16、鐵抹壓光

17、拉毛處理

邊上控制架體行走的工人要及時清理標準帶上的漿跡。

平臺行走輪用雙木楔楔緊,防止紋路歪斜;

控制好拉毛線形、力度;

每次洗淨掃把。

拉毛後:

18、及時覆蓋土工布

二次收光拉毛後,能夠覆蓋土工布時,則立即覆蓋土工布灑水養生,防止形成裂縫;

夏季或未能及時覆蓋時,應用農用噴霧器補水,防止裂縫。

19、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

20、施工工序控制重點

21、橋面鋪裝主要質量缺陷

「圖文」橋面鋪裝標準化施工工藝!

22、鋪裝層破碎、裂縫

主要原因:橋面鋪裝層厚度不足;

橋面清理不徹底;

施工面失水過快。

防治措施:

1、在梁板澆築完成後,可能會產生較大的預拱度,在施工中應對各種因素進行控制並注意觀察,梁板澆築後,若板的上拱總值超過2.0cm,必須採取措施,如在箱梁跨中加載等,以保證跨中現澆鋪裝層的厚度不小於設計要求;

2、斜交梁體端部因多層鋼筋易形成偏厚超高;芯模上浮形成橫拱;安裝標高控制不準,都會造成局部鋪裝厚度不夠 ;

3、網片分次鋪設,便於清理,澆築前淋同標號純水泥漿;

4、橋上嚴禁超重車輛通行;

5、澆築時溫度過高,空氣乾燥失水過快,應儘量低溫時段施工,澆築前澆水降溫,儘快用溼土工布覆蓋。

23、表面起皮、泛砂防治

主要原因:氣溫過高造成砼初凝過早,來不及抹平磨光

抹平、磨光時隨意加水

防治措施:

1、當施工面積較大時,應將砼施工時間安排在溫度較低時段;

2、抹平、磨光時嚴禁加水,保證漿體質量;

3、現場應準備備用磨光設備,以防因設備故障延誤正常工序。

24、表面紋理不順直

主要原因:人工拉毛時未使用托架控制

標準帶漿跡未清理

拉毛用掃帚未清理乾淨

防治措施:

1、人工拉毛時沿托架一次到位,不要反覆拉毛;

2、安排專人清理標準帶的漿跡;

3、每次拉毛清洗掃帚。

25、其它常見通病

橋面不平整,有腳印、浮漿集積、露筋等現象的防治:

主要原因:放料時欠料,振動梁括的浮漿集積;沒有用工作橫樑收面;磨光機上得過早,覆蓋上得過早。

控制措施:

放料時專人指揮,儘量不欠料,如有欠料及時補料;

始終在用工作橫樑收面,人不沾混凝土表面;

磨光機磨光、覆蓋時間專人控制。

工前檢查,剪去翹起鋼筋,以免露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