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龍洲島 徐國環 攝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清清下梘河 韋炳華攝

源自廣西河池宜州市城北郊8公里的龍洲島,下游至三江口與龍江河交匯,全程17公里。傳說依山傍水的宜州市下梘村,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現已開闢為遊覽區,四季遊人不絕。該旅遊區以“山奇、水秀、洞幽、石美”著稱,享有“不是桂林,勝似桂林”之美譽,素為古今中外遊人所傳頌。

順流而下,沿河兩岸,峰巒疊翠,翠竹依依,山歌悠揚。主要景區:有水光瀲灩、風姿綽約、如詩如畫的下梘河;洞中有水、水洞相連、靜邃幽遠的仙女巖;奇特瑰麗、維妙維俏、神秘莫測的白龍洞;孤峰聳立、清流倒映、飛瀑直瀉的劍江風光。此外,還有龍珠山P、龍洲島、龍水山P、下梘山、手巾巖、定情樹、莫村、馬山塘、流河寨、三姐廟景點和三姐傳歌臺、定情樹、望妹石等景觀。下梘村是劉三姐的故鄉。下梘山的峭壁上有劉三姐的“木扁擔”斜插石縫間,已歷千年而不朽。手巾巖的巖壁上有宋代道士化緣的遺碑。下梘河水面寬澈,沙灘潔淨,是天然游泳場。由中梘大壩登舟上航,沿岸鵝山、老人山、望女山諸峰,神態逼真而雄奇。有綠蔭覆蓋伸入江中的竹坡半島,有可容萬人游泳避暑的小龍河灣,鵝卵石遍地座落江中的龍洲島沙灘。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古龍河漂流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古龍河風光 李增英攝

位於江河中段,北起祥貝鄉古龍圩,南至下梘龍洲島,古稱思吾溪,全程10公里。古龍圩後山有古龍洞,洞口寬7米,高5米,有鍾乳一叢酷似古榕挺立。洞內有數個大廳,有一通天洞。全洞長數千米,景觀奇幻。沿河撐漂流,河岸有皇冠山、義馬柱、古佛朝西、龍女巖、鴛鴦洞、六妹巖等景點。龍女巖一年四季清洌泉水緩緩淌出,洞口寬敞,高15餘米,寬20米,泛筏進入10餘米處而處,可觀泉眼。嚴冬季節,此泉暖氣襲人,常有陣陣霧氣逸出,當地村民常到此洗浴。相傳古時這裡曾有身著潔白紗衣的龍女出現,彩調劇《龍女與漢鵬》的故事傳說就由此而來。順流而下,漂下金波躍鯉壩灘100餘米,即可穿入鴛鴦洞,洞深處有天然瀑布,時有游魚嬉戲。在六妹村岸邊的山崖上,有一六妹巖,傳說巖中原有七仙女,一仙女誤中妖計被“牙變奶”(傳說中會吃小孩的熊奶)吃掉,只剩六仙女故稱六妹。牙變奶後被雷公神在六妹巖南邊的山上劈死,尾巴被劈斷,至今仍留在六妹巖北邊的雙駝山千米白壁上。被雷電劈中的山從上到下,一分為二,人稱“一線天”。在千米白壁上刻有清代天河知縣陳敬詩留下的“泛槎重來”摩岩石刻。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易水灣是臨江河風景區祥貝河段,山水交融形態呈S形,故也叫S灣。那裡灣深灘淺,河水碧綠,兩岸翠竹婆娑成林,青山、綠水、翠竹相交相融,河道蜿蜒逶迤,有如巨龍盤旋。尤其是秋收時節,天高雲淡,登臨高山,放眼四望,在秋日的陽光下,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流水潺潺,田野上或是金燦燦的稻田,或是綠油油的桑園;或是田間忙碌收割的農人,或是河邊放牛的牧童;山水風光、田園氣息撲面而至,如畫景緻美不勝收。其獨特的風光景觀,引來各地攝影、旅遊愛好者爭相前往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金浪灣位於廣西宜州市德勝鎮西部,距市中心60公里,景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水道長20公里。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谷幽魚肥,有碧波盪漾、撩人心動的情人灣,有形如駱駝而又要身邊為雄獅的駱駝灣,有惟妙惟肖的壯錦灣以及情意纏綿的女兒湖等景觀。金浪灣是宜州市“十一五”旅遊規劃重點發展項目之一,2006年5月開放接待遊客

最美宜州,最美下梘河,最美古龍河

劉三姐的故里——流河寨景區

愛泡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歡迎景區、溫泉景區、酒店、民宿、設計規劃公司、景區配套、相關衍生產品線上線下合作,歡迎參與旗下愛泡網之泡寶成長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