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黑色星期五」:一天之內3家爆雷2家清盤

网贷行业“黑色星期五”:一天之内3家爆雷2家清盘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P2P平臺爆雷潮愈演愈烈,本週最後一個工作日可謂網貸行業的“黑色星期五 ”。

今天,據經濟觀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今日就有超5家網貸平臺爆雷或清盤或逾期、停止放標。其中,貝米錢包、合力貸公告清盤退場;匯通易貸逾期;惠民益貸發生逾期,停止放標;投之家運營團隊報案、經偵介入。

爆雷+退場

上述平臺中最“重磅”的當屬投之家。據網貸之家社區一份《關於投之家部分債權逾期的公告》顯示,自6月末來,該平臺債權發生逾期,新股東在知情情況下,忽視不予處理。投之家運營團隊主動報案,協助經偵部門調查。截至今日,該平臺累計借貸金融達265.76億元,借貸餘額為29.14億元。

另一方面,網貸平臺現金流枯竭。有兩家宣稱“良性退出”的P2P平臺——貝米錢包、合力貸。雙方均稱,因近期網貸行業生存環境惡化,投資者信心不足,資金流出劇增,大批量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喪失以及還款能力不足,給平臺的經營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流動性幾近枯竭,公司盡力嘗試用更多辦法解決但收效甚微。

其中,合力貸在其官網上表達誠意“平臺及實際控制人承諾兜底,清算待還資金來源”,併發布延期兌付方案。合力貸2012年9月上線,資金存管銀行是海口聯合農商行。截至7月,累計成交金額23億元,註冊人數14.8萬人。

“平臺待收2個多億,實際控制人是有足夠資產覆蓋的,平臺扛不住了,昨晚還在商討方案良性處置,對退出有信心。”接近合力貸高層的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露遺憾,“今天上午得知負責人被經偵帶走,是協查還是違法還沒定性,資產處置沒有牽頭人,真的很惋惜”。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肖颯在其個人公號上分析,出於讓P2P良性退出的考慮,平臺的流動性尚好,不出現大規模擠兌,投資人沒有30人以上報案等情況,公安機關一般不會主動出擊,除非在當地民怨已深或有多名實名舉報人等情況。

除此之外,匯通易貸逾期,惠民益貸發生逾期、停止放標;十六鋪金融昨日公告黑客入侵,今天旋即被曝跑路、鑫格理財網站數據於近日清空。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坦言:“P2P行業中有上千家平臺,素質參差不齊,風險承受能力差的平臺爆雷,不足為奇。”

當網貸平臺底層資產端質量下降漸進至一定程度,6月出現的爆雷潮,其背後釋放的信號令人深究。薛洪言表示:“內因是實體經濟去槓桿導致的資產質量惡化和整體的流動性緊張,致使P2P行業低於風險的能力急劇下降;外因是唐小僧等明星平臺爆雷導致的恐慌情緒傳染,引發了資金集中外流,加速了平臺的惡化,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低價!有網貸平臺急於脫手

在爆雷潮的同時,有部分網貸平臺買賣信息流傳互金圈。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江蘇某網貸平臺以1600萬元的價格急於脫手出售,但因買賣信息不對稱,整體顯現出有價無市局面。

據資深互金人士分析平臺負責人選擇出售的原因存在多種可能。包括當初看中P2P的風口進行創業,規模處於中下,基於行業縮窄,資產端配置困難導致盈利能力有限,在行業中難以為繼,選擇轉型。也有是業務端遇到瓶頸,有窟窿,與其死守不如及時資本退出。同時存在有些平臺早期以自融發家,項目壞賬率高企,此類平臺想脫手,僅僅是為了套現離場。

上述互金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現在行業信心不足,部分平臺千瘡百孔,陷入怪圈。即使是有心服務投資者的良心平臺,一方面,因為借款的延時性,風險控制困難。只出不進,日常的盈利難以為繼。另一方面,轉型更是難上加難”。

大浪淘沙,正視平臺爆雷或許能縷清未來行業發展思路。

薛洪言向記者分析:“現在還處於平臺自救階段,如加息、公開倡議、增資、信息披露等等,個別頭部平臺還有效果,一般的平臺意義不大,歸根說是市場對行業前景缺乏信心。行業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取決於能否穩住信心,如果不能,結果會比較慘烈,會有更多的平臺陸續出問題;如果短時間內信心能夠回升,行業有希望步入有序洗牌期。無論是哪一種結局,此次爆雷潮對P2P行業都具有重大的拐點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