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聽歌閱讀 效果更佳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找到了養家餬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從此就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鄉愁。

假期短暫,又要離開家迴歸工作崗位,不過帶走的不僅僅是家人的殷殷牽掛,更是各色家鄉土特產。

因為工作和路途原因,回家的次數,遠遠達不到去扶貧的次數。因為前者是靠思念、道德與假期長短來決定,選擇哪一天驅車百公里住上一天;後者是有紅頭文件要求每週去一次甚至多次。

這說明,依法治國比以德治國效果更好。

自己的名中有個飛字。小時候有人給家裡人開玩笑:

“娃有個飛字,以後肯定去外地!”在一片哈哈聲中,大家就當笑話聽。

誰知一言成箴,雖未出長安,車馬不慢,卻難團圓。

自己何德何能,常得家人親戚寵愛。一方面是家中獨子,另一方面生活相比親戚常常捉襟見肘,就多了不少憐憫之情。但爺爺奶奶那種愛孫子是純粹和一種難以訴說的親情。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昨晚看《繡春刀》,裡面有幾句臺詞說的好且扎心。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兄弟

這窩囊日子你還沒過夠嗎

咱沒銀子沒路子

靠的就是機會

機會來了,接住了

就能翻身”

昨天我看到這一幕時,跟張震一樣,思考了一會。確實,作為一無本錢二無本事的農二代,唯一出路可能就是選擇苦讀,這個世界給你機會並不多,比如高考、比如工作,機會來了,接住了,就能翻身。

從小事懂事開始,自己就是這麼認為的,也是這麼做的:先不管家人,首先奔前程,加班博取加班費和領導些許的肯定,和回家團聚之間,自己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因為家人不會怪罪你,不會覺得你沒有時間觀念,不會因為沒有回家而計算遲到早退次數找你談話。

於是在北漂或者南漂眼裡,去大城市是一種政治正確,短暫團聚是為了未來與事業,回家是沒有出息的表現,甚至很多媒體和自媒體在不斷強化:“為何要逃回北上廣”。

走得到的是遠方,回得去的才叫家鄉。既然有個回字,那時因為有一群操著老家口音,一畝二分地,永遠只在春節期間才能見上面的家人,給你留個一條退路而已。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水果給你裝上”

“不要!對面就是超市”

“幹饃給你帶上?”

“不要,平時單位吃飯呢”

“酸奶給你拿一箱,婆不愛喝”

“不要”

“雞蛋給你裝著,對,還有鵝蛋,都是給吃的麩皮黃豆和野菜,炒起來吃香的很!帶上吧”

“不要,你自己留著吃”

每次回家,例行對話,我拒絕了半天,看了看錶,時間不多了,於是準備收拾東西出發上班。

到了工作地方,下車取包,才發現奶奶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偷偷把柴雞蛋、鵝蛋用紅色塑料袋包起來,放在車後座。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有一種愛,叫偷放你車裡的柴雞蛋 | 飛議

家裡只有一隻鵝,兩隻下單雞,奶奶應該把攢的都給我帶來了。給奶奶打電話報平安,奶奶說自己也吃得少,雞每天都下單,把雞蛋和鵝蛋都給我裝上了。

晚上有點餓,洗掉雞蛋殼上帶有家鄉的塵土,輕取兩個用蒸蛋器蒸熟。

剝開雞蛋殼,輕輕放嘴裡輕咬。

真香。

可能最近風沙有點大吧,突然眼眶有些酸脹,只是將雞蛋賽到嘴裡,閉上雙眼,奶奶給雞用刀鍘草的叮叮聲,蹣跚而行呼喚我小名的呼喊聲,那些家鄉的人和事,自己長大成人家裡所付出的艱辛與困苦,伴隨著淚水順著眼角離開了身體。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優越的條件,沒有養尊處優的環境,我們的每一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逐日捱過。自漫長無涯的人生中,尋找些微光,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嚴寒的冬天裡,哧的一聲,一次次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還有最親愛的奶奶,這未嘗不是接近卑微幸福的一種方式。

那一刻,只是覺得好愧疚

好遺憾,自己成功的太慢

好遺憾,沒能給家裡付出多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