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觀水口這句話說是觀察水口的關欄與屬性

“乾甲丁貪狼,坤壬乙文曲,巽庚癸武曲,艮丙辛廉貞。”乃是楊公風水定義。

雙山五行,創制了天盤,所以:坤申、壬子、乙辰都是同宮的,坤壬乙就是申子辰文曲;艮丙辛暗喻寅午戌廉貞;巽庚癸暗喻巳酉醜武曲;乾甲丁包括亥卯未貪狼。這是楊公風水理論的重要體系。

楊公風水的正宗和主流,“龍、水、向”三者合一。

以天盤長生十二宮為標準,進行消砂納水,強調來龍朝水必須來自生旺方,去水必須流歸流三陽水口。 本人在堪輿實踐中,也曾在本地、福建、江西等地實驗過許多古宅、古墓風水,凡符合楊公風水法建造的,都是發福悠久、千年不衰。

二、所謂納水,就是把明堂內所有朝堂的水,不論是有根或無根水都要納入龍局。也就是以龍為主,所以,與龍一樣的順推長生十二宮,使所有朝堂水都同歸於三陽水口。

同樣,長生十二宮風水納水的唯一標準。 朝堂水是要源遠流長、悠揚清澈、曲曲有情,切忌短源、混濁、微小。

在納水時的黃泉水,講究避忌,黃泉水有天干黃泉和地支黃泉。現介紹如下:

天干黃泉是: 庚丁坤上是黃泉,乙丙須防巽水先,甲癸向中休見艮,辛壬水路怕當乾。

地支黃泉是: 卯辰巳位怕巽宮,午未申兮坤莫逢,酉戌亥兮乾上立,子醜寅來艮宮兇。

黃泉和八煞水,符合客觀存在和自然科學的。 水和山是陰陽的一對,有山沒有水,不能稱龍,沒有水就無法證明結穴,所以天地自然的原則:即是水隨龍轉,兩山夾一水,兩水夾一山,陰陽相依,山水交會即龍止,水飛走即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所以不管水大水小,遠近、深淺,急緩,動靜,一定要來去者屈曲,匯聚要融注,停而澄清,不要直衝穴位,不峻急,不湍激,不斜撒,不反弓,不陡地,不傾瀉,不直來直去,不割腳,不穿堂,一定要和穴位有情環抱之狀,才是吉格。

穴前主要之來水: 站在穴前明堂觀來水,來水要深長,屈曲,這樣龍氣才能旺盛,發福必悠久。若直而短促則龍氣不旺,不但不能發福,甚至變兇。 觀朝水: 向穴前流來,而且屈曲有情,悠揚深緩之水叫朝水最吉。若直急衝射,湍怒有聲則大凶。 觀去水: 穴前見水直流去,此水大凶。若有山勢關截高固鎖抱,或小勢流去,大勢逆回,百步轉欄不為兇可發福,但發福必遲。 觀水口: 水口最好是彎環屈曲,迂迴深聚,有羅星,游魚、北辰、華表、捍門、龜蛇、獅象等關攔重迭,守扶水口為上吉。

論水的種類,觀江河水: 其勢浩蕩,要彎抱屈曲為吉。

觀湖泊水: 湖泊水是諸水聚注的地方,汪汪洋洋,萬頃一平是最吉之水,不管大湖、小湖見之俱吉。

觀溪澗水: 溪澗水是小幹龍和小枝龍結穴,如屈曲、環抱、聚注、深緩定有結穴,但是直喘、太急、流而有聲,則是不吉。

觀田板水: 田板水是水散田中,悠緩,不衝不射,不割腳不穿堂,不帶凶殺、有情朝穴最佳。若無情,不到堂則兇。

觀溝渠水: 以屈曲,悠匯為吉,如直急,擺撇,衝射,穿割,無情,則兇。

池塘水: 由地勢周圍之水聚集而成,若是生成的也是儲祿象徵,穴前得之最吉,但不可填塞,如誤堵塞,禍災立應。

觀合襟水: 上分下合,如胸前衣襟之交合,穴前界脈的水,叫合襟水。 脈來有分水引,脈止有合水界,合襟水構成三分三合的,是上吉之格局。穴前後內界水隱微難見的叫一分合,這是審氣脈定穴位之聚散,起止至龍虎所交,外界水分明,明堂定局勢之聚散叫二分合、少祖至山水大會,叫三分合。 有分有合則是陰陽交濟。雌雄交配,是真融結,有分無合,陰陽不和,雌雄不配是假融結,請注意審定。

觀元辰水: 元辰水是龍虎之內,穴前合襟處之水。不管是幹流,溼流,都屬元辰水。 元辰水為龍之元氣,切忌傾走,一滴也不能洩漏,必須左右有砂關攔,使其屈曲為美。 元辰水不能直去,否則主初代不利。 元辰水必屈曲而出,不但主初年發達,而且至吉到終。若元辰水直長,無砂攔截,是不結穴之地。

儲蓄水: 指水之融注。比如福祿的積累。在穴前,穴後,或穴之左右,或在水口間,有深水融聚之潭,湖、池、沼、塘,或諸水聚會處是也,但要深大,不涸竭為美,主厚祿,積儲鉅富,悠久不衰。

幹流水:是指高處是山,低處是水,不象泉水的滴瀝水,此是界脈束氣的水,穴位就在左右貼近,若穴下有幹流水,切忌直長傾斜,亦平緩方好。

沮沼水:是指遍山遍地常溼,看不見水,腳踏之鞋底皆溼,或是石山裡常有溼汗,用鋤頭挖坑水即盈滿,春夏有泉水流,秋冬枯乾。

臭穢水:氣味難聞的水,阻陽二宅皆忌,門戶衰落,產業退失,家道不昌。

泥漿水:常有泥漿水的地方,此地不吉,地脈疏漏,最為不吉,人衰財散。

山泉水: 山泉水是水法裡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地理考察活動中,也經常碰到的,作為一個學地理者也要了解他對結穴的影響情況。

1、直龍人首格,此格最吉。龍從後入首,頂對來脈而結穴,這種撞背龍結穴發福最快,這種格式氣勢雄大,必有餘氣為毯、為唇。

2、橫龍入首格,龍從橫邊來,橫脈入首而結穴,或從左來,或從右來,但一定要穴後有樂,有鬼,才有真穴,這種穴不宜元辰直長。

3、飛龍入首格,即是上聚仰高而結穴,其勢高而昂,故曰“飛龍”,必須四應皆高,立聳上聚,仰勢受穴,方為真結,此穴力量最大,主貴重富輕,主要是來水不聚,必有交牙關鎖。

4、游龍入首格,龍氣撒落平地而結穴,叫潛龍、必須要平而有凹、平而有凸,或有開開面,水勢環繞,方為真結。

5、回龍入首格,翻身顧祖而結穴,叫回龍顧祖。書雲:“宛轉回龍似掛鉤,未作結穴先作朝,朝山皆是宗與祖,不拘十里遠迢迢。”其它還有大回龍,小回龍,及盤龍空等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