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的文字表達不出父母的愛

牽媽媽的手||對不起,我的文字表達不出父母的愛

去香格里拉的時候,遇見一個有趣的導遊,長得黑黝黝的,五大三粗的那種,起初還以為是東北的呢。後來問起才知道他是是個地地道道的雲南人,還是個白族人。

我們是去做義工的,一上車他就問我們,哪些是小情侶來的,車上有幾對情侶舉手了。然後他又問,哪些是帶父母來的?車上沒有一個人舉手。

大家都覺得他有些‘多管閒事’了,在車裡小聲的議論他。他即使聽見了也沒有多說什麼,還是很盡責的在為我們介紹當地的風俗啊,地方啊。

中午我們在一家當地的菜館吃飯,才聽他說起,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

他說,他準備結婚的時候母親查出來癌症,當地的風俗是需要給新娘彩禮錢的,給的越多就表示越尊重新娘家。他母親一輩子沒有上過班,存款就不用說了,幾乎為零。當他從妻子口中知道母親給了妻子28.8萬的紅包的時候,他幾乎傻眼。

母親哪來這麼多的錢?

原來自從他工作之後就會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工資的一部分寄給母親,母親一直沒有動過那筆錢,全部留下了給他當了彩禮錢。

他說,當年父親走的時候,他剛剛高考,母親瞞著他過了高考,本是考場滿載而歸的喜悅,卻換成了靈堂的祭祀。

那年,他考了雲南省的第六名,離北大清華也是隻差幾分。他卻選擇了留在雲南,只因離母親近一點。

他畢業在之後的工作也不錯,他說是個事業單位,待遇很好。

他看著我們一個個疑惑的眼神,問:“你們肯定想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導遊吧?”

他繼續說,母親從來沒有出過他們那個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他就想帶母親出去看看,看看這個廣闊的世界。

所以,他辭職做了一名導遊。

現在的外面有著一顆文青的心,想去世界各地走一下,想把自己的足跡灑滿全是世界,外面總說,世界是我們的,我想去看看。

我們總是忽略了那個等著我們好不容易放假回家的母親,我們忘記了她的全世界打我們出生那天起就變成了我們。

你總是想做得更好

你說比不過全世界

至少不要落後得太遠

你想至少可以撐起一個不錯的未來

你想你得對得起爸媽

你總是很忙

忙到春節也回不了家

你像個陀螺一樣不停的周旋,你陪上司喝酒,你跟下屬交代工作,你跟同學聚會,你在商場叱吒風雲,你熬夜到凌晨兩三點,你忘記了女兒的家長會,錯過了你和妻子的結婚紀念日,更忘記了家中日夜牽掛著你的老母親。

還記得你三歲的時候,咿咿呀呀的抱著母親的褲腿,甜甜的喊著“媽媽”的時候。

你七歲的時候,是名少先隊員了,一向節儉的母親花了大價錢買了一盒少先隊員隊徽,生怕你哪天弄丟了來不及去買。那洗得乾乾淨淨的紅領巾總是擺在你桌上最顯眼的位置,她怕你忘記戴了。

你十二歲的時候小學畢業了,畢業典禮上母親坐在觀眾席上笑得像個傻子。

你十四歲,初中的時候有點叛逆,總是因為一點點小事跟她吵得不可開交,她父親打你的時候她總是攔著,那重重的棍子甚至不小心落在了她的身上。你捱打了,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把膏藥和補湯放在你床頭,因為她看見了你賭氣的臉色,只好默默的退場。

你十六歲,中考的時候,她每天給你送補湯,樂此不疲,儘量的不在你耳邊說話,她知道,鼓勵的話,已經說得夠多了,她想你保持平靜平常的心態。那天,她守在考場門口,緊張得一動不動的站著,在心裡默默的禱告。

還好,你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她這樣說,其實無論你考得怎樣,她都這樣說。因為她不想讓你傷心。

你十八歲,情竇初開的年紀,喜歡上一個小姑娘,她擔心你被人家騙,卻又害怕開口說你,她怕你反感她。後來,那個小姑娘退學了,你傷心了好幾天。她的心也疼了好幾天。

你十九歲,馬上高考了。家裡的補湯沒有斷過,她總是在深夜的時候推開你的門,把蘋果和牛奶放在你桌上,把你桌上零零散散的書本收拾好。

一向不信佛的她去寺廟燒香許願,願你考得心想事成。

那天,她也像你中考那天,緊張得站在考場外一動不動。

那年,你要去上大學了,即使你已經成年了,她還是固執的和你爸一起把你送到了外地的學校,即使她沒有出過遠門,回程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買票,怎麼去坐高鐵。

即使她的力氣已經遠遠不如你了,她還是固執的把你的行李拎在自己手中,累得滿頭大汗。

你終於大學畢業了,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她滿意的笑了,只有一點,你又在外地,她想來見你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的頭上已經有了銀絲,臉上有了比同齡人多的皺紋,她也一笑而過。她唯一自豪的是,她培養出來了你。

你回家的時候,她驕傲的說,她同學們的孩子都沒有你有出息。可是你不知道,在同學會上,她被同學說老里老氣,不會打扮,穿著土得很。

只有在說起你的時候她才是滿滿的驕傲和幸福,因為,你已經是她的全部。

曾經

她牽著你的手

把你領向光明

漸漸的

你長大了

那雙手也滿布滄桑和皺紋

漸漸的

你離那雙手遠了

越走越遠

那雙手已經幹不動活了

現在,請你牽起媽媽的手,把你的夢想與媽媽一起,你想去世界看看,那請你牽起母親的手,帶她一起去看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願不再發生。

龍應臺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們總是想著跳出父母的懷抱去擁抱世界,可曾想,其實父母也沒有看過大世界。

人生有三場旅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場戀愛自由的旅行,一場和父母團聚的旅行。

他們老了,就像個孩子,就像孩童時的你,需要家長的陪伴。

常回家看看,家中有牽掛著你的父母親。

牽起母親的手,挽著父親的臂,去一場屬於你們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