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隆姓來源

天下隆姓來源


一、姓氏源流

隆(L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地方叫隆邑,後來居住在這裡或封地在這裡的人便以地名為姓,稱隆姓。`

2、出自匈奴部族。西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匈奴部落有隆姓。

得姓始祖:隆疆。我國隆氏,來源有兩支。第一支隆氏,根據《姓氏考略》上的記載,隆,原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屬地,當地人以邑為氏,稱為隆氏,望族出於南陽。而另一支隆氏出自少數民族,按照《路史》上的記載,在漢朝初年,與中央王朝有關係密切的匈取人之中,也有人以隆為姓的,當時就有一位叫隆疆的人。因此,我國的隆氏家族,由兩支主流組成,一支源流於山東,一支源流於匈奴族,經過幾千年的繁衍、融合和分化,後世就再也分不出彼此了。望族居於南陽郡,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隆氏後人尊隆疆為隆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佈

(缺)隆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地方名叫隆邑,居住在這裡的人以地名為姓,稱為隆氏。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匈奴部落有隆姓。

三、歷史名人

隆 英:明代御史。宣德時中舉人,任南宮縣令。他勤儉節約,重視農耕,有古循吏風,為官廉介不可奪。他當縣官時,京城來了兩個武官,舉著大令,要強佔農田給軍隊用。隆英理直氣壯地說,本縣沒有空餘地,除了我縣衙門大堂前這塊草皮,其餘都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農田。結果隆英得勝。

隆光祖:明朝人,舉為進士而在朝中當官,但與掌握朝政大權的張居正合不來。張居正是位有功也有過的人物。後來隆光祖重被起用,當了吏部尚書,又重新任命一大批被張居中排擠的官吏。隆光祖還向朝廷推薦了許多人才,都是能為國為民能效勞立功的人物。

隆科多:清康熙、雍正時大臣。滿洲鑲黃旗人。佟國維三子,聖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弟。隆科多於康熙朝累官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領,掌握京師警衛武力。清聖祖玄燁臨終,王大臣受顧命者,惟他一人。他參預清世宗胤禛奪權。世宗之立,外得力於年羹堯,內得力於隆科多。世宗即位,以擁戴殊勳,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四大臣之一,官至吏部尚書,加太保,備極寵任,呼為舅而不名。銓選官吏,不經奏請,任意為之,號為“佟選”。隨後,迅速被解除步軍統領一職,以削弱其過分龐大的權力。隆科多平素與川陝總督年羹堯交結甚厚。雍正三年(1725年),年敗,隆科多以黨附年羹堯、徇庇查嗣庭獲罪,削太保。四年,罷尚書,令料理阿爾泰等路邊疆事務。尋命勘議俄羅斯邊界。五年六月,私鈔玉牒事發,被羅織罪狀,於暢春園外築屋三楹,永遠禁錮。六年六月,卒于禁所。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時置郡。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2、堂號

翕然堂 :明朝時,有隆光祖,嘉靖進士,任儀制郎中。因議事時識大體,顧大局,累升工部侍郎。他因和宰相張居正不和,回家隱居。不久後,又被召回,在吏部任職。凡是被張居正罷官的忠臣,他全部起用。皇帝稱讚他清直,又升他為尚書。他又推薦了顧憲成、許孚遠等22人。時論翕然(當時的輿論都盛讚他)。卒後諡莊簡。

============================================================

【隆姓宗祠通用對聯】

〖隆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四民樂業;

二使斂蹤。

——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利澤人隆英,宣德年間由舉人任南宮知縣,敦樸節儉,有古代循吏之風。當時,有二位衛指揮,手持公文到縣裡來要佔地建村。隆英對他們不加禮敬,而且爭辯說:“我們縣裡沒有閒置的土地。只有我大堂前是空地,其餘都是百姓的產業。”二使知道他廉潔耿直又不可改變,只得離開。隆英後來官至御史。

廉以抑強;

介不可奪。

——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隆英,敦樸節約,有古循吏風,時有神武二衛指揮,持牒至縣,佔地下屯,英不為禮,毅然爭曰:“吾縣無隙地,惟吾廳事前地乃隙耳,此外皆吾民常業,不敢聞命。”二使知其廉價不可奪,乃捨去。

-----------------------------------------------------------------

〖隆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績著南宮,百政俱舉;

縣無隙地,二使斂蹤。

——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隆成為南宮太守,有惠政。下聯典指明·隆英事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