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檢察官唐嘉:從「主播台」到「公訴席」

“85后”检察官唐嘉:从“主播台”到“公诉席”

圖為唐嘉。

湖南日報·新湖南通訊員 張吟豐 魏自若 魯軍權

【人物檔案】“85後”的唐嘉,法律碩士,2013年10月考入湖南省沅陵縣檢察院,先後在公訴室、辦公室工作,辦理案件百餘件。從檢5年來,唐嘉榮獲湖南省公訴人團體論辯賽全省“十佳辯手”、湖南省公訴人與律師團體論辯賽全省“最佳辯手”、全省“最美女檢察官”等榮譽稱號。

說起話來笑意盈盈,飄逸的馬尾散發著青春活力,這是記者對唐嘉的第一印象。“唐嘉辦案有原則也有溫度,用成績證明她完成了從電視主播到檢察人的華麗轉身。”她的同事這樣評價道。

最珍貴的“檢察勳章”

2010年6月,剛從湖南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的唐嘉,已在湖南電視臺一檔民生新聞欄目做了兩年的兼職主播了,本可以輕鬆留臺工作的她卻放棄了這個機會,轉身考入湖南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後來考進了檢察院。

從感性的播音藝術到理性的法律判斷,從“主播臺”到“公訴席”,唐嘉憑著湘西妹子“不怕苦、霸得蠻、有韌勁”的精神,順利完成了角色轉換。

2015年4月,一起有500餘名被害人、涉及數千萬資金的集資詐騙案分到唐嘉手中,同事打趣說她輪案的“手氣不佳”,碰上一個如燙手山芋的案件,深受損失的被害人隔三差五就會上訪。但唐嘉卻認為這是個磨練自己的好機會。

她常說自己是半路出家,“天資不足、勤奮來補”。於是她加班加點將40餘本案卷看了一遍又一遍,對每份證據都瞭然於心,在那堆成小山的案卷中,她能清晰指出哪一份證據在哪本案卷的哪個位置,甚至連權威機構出具的司法會計鑑定的計算失誤,都被她找了出來。會計老師感慨地說:“很少有人去複核我們的計算,發現我們的計算失誤,說明她對材料的瞭解細之又細。更難得的是,她在哺乳期中,還跟著我們連續加班加點。”

今年2月該案宣判,被告人佘某因犯集資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其他3名被告人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被告人均表示不再上訴,認罪服法。一名被害人發來短信:“我彷彿看到‘天使戰勝惡魔’,謝謝您,檢察官。”唐嘉將這條短信導出保存到電腦:“這是我最珍貴的‘檢察勳章’”。

誰說的是真話?一定要查清楚!

2016年8月,一起發生在校園廁所內的未成年人持械聚眾鬥毆案,讓唐嘉很頭疼。案件因瑣事而起,卻導致16歲的劉某肺部被刺傷,經鑑定,構成重傷二級。

其中,被以聚眾鬥毆罪移送審查起訴的小李,在面對唐嘉的訊問時,一直沉默不語,許久才硬邦邦地說了句:“我說了也沒有用,你們不會相信我。”原來小李在偵查階段一直供述稱,自己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兄弟”的邀約,才跟著一起去案發現場,並幫糜某拿了下刀,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手打架,但偵查人員沒有相信他,因為其他5名參與鬥毆的人都說他動手了。

到底誰說的是真話?唐嘉通過反覆翻閱案卷,敏銳地發現其他人的供述中都沒有具體提到李某是怎樣動手的。於是唐嘉鎖定訊問方向,分別對其他5個參與鬥毆的孩子進行訊問,原來他們確實都沒有親眼看見李某動手,只是覺得當時邀約了他,他也去了,想當然地認為李某也動手了。

“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案發地點沒有監控,為了還原事實,唐嘉就和偵查人員再次找尋目擊證人複核案件情況,一個個細節對比、一份份證言鎖定,最終確定李某說的是事實。當唐嘉再次傳喚李某到案訊問時,李某還是沉默不語,當唐嘉告訴他:“我相信你!”那一刻16歲的李某原本無神的雙眼溼潤了。後該院依法對李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並幫其聯繫了長沙的一所學校學習。

“未成年人案件背後是他們的人生,一點也馬虎不得,我希望孩子們感受的不是冷冰冰的法條,而是司法者的溫度。”唐嘉如是說。

厚積薄發成青年榜樣

2017年9月15日,湖南省公訴人團體論辯賽落下帷幕,唐嘉榮獲全省“十佳辯手”稱號;同年11月,在連續兩天的湖南省公訴人與律師團體論辯賽中,檢察代表隊獲得勝利,而唐嘉榮獲全場“最佳辯手”稱號。

“在激烈的辯論場上,唐嘉思維靈敏,回擊有力,引經據典,精彩紛呈。”唐嘉的表現得到了評委和同事們的高度肯定,這得益於她播音主持專業的語言功底,也離不開她長期學習的厚積薄發。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在唐嘉的辦公桌上有4本不同顏色的筆記本,一本用來複盤她辦理案件時碰到的各種問題,有罪名辨析、應當注意的問題等;另一本是她蒐集的各種典型案例的剪貼本;還有另外兩本,一本寫滿她的讀書筆記,一本抄滿各種課程的學習筆記。

唐嘉還倡議成立了“沅檢悅讀人”小組,組織讀書分享活動,現在影響力已經擴展到其他單位,很多政法同仁慕名參加她的讀書分享會。她還拍攝未檢公益宣傳片、擔任校園法治副校長。身邊的同事都打趣說她對時間太“摳”了,把人家的24小時過成了48小時。但唐嘉始終相信:“藝多不壓身,要善思考、勤學習、懂分享,才能成為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和檢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