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智见MAX」,有态度的创投观察媒体

点击标题下方「智见MAX」关注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

拼就要就要拼多多

每天随时随地拼多多,拼多多 …...

这首魔性洗脑歌一想起,你是否也会不由自主跟着哼起来。。

去年,罗志祥因参加《极限挑战》,在自己微博上为拼多多打广告,结果底下2000多评论,99%都是骂拼多多的。这在明星代言里,也是罕见呢。

为啥名声那么烂?归根究底是是假货泛滥、售后服务差、欺骗消费者。。。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快速成长的拼多多,伴随着不断的争议诟病。而这两天,围绕 “拼多多”的负面新闻相比以前,似乎有点严重。

6月6日《法制晚报》曝出其产品涉黄涉暴,包括可加工的开刃刀、伪基站设备、50元即可定制的摩托车车牌、文案以“幼女”为噱头的充气娃娃等。

对此,拼多多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诚恳认错,并表示“紧急排查,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本以为认错态度良好,风波可以暂时平息。然而今天上午中新网微博消息,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对“拼多多”平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深入核查,相关线索已移交有关地方进行查处。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持续对案件查处情况予以关注。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事态有点严重。是竞争对手所为,还是媒体拾起的柴火,现在还不得而知。只是,眼下确实也到了拼多多该好好反省的时候了。

回看其3年的短暂发展史,一直是快速狂奔。仅用了3年不到时间,用户量突破3亿,月流水超400亿,销售总额(GMV)达1000亿,而达到这个数字,淘宝用了5年,唯品会用了8年,京东用了10年。

2018年,拼多多又开启了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00亿美元,而京东才600多亿美元。

从订单看,2017年,拼多多的日订单量就已超京东,跃居全网第二,仅次于淘宝,“黑马”速度不容轻视。

为此,两家迅速拿出应战策略,淘宝推出低价版app、京东上线“拼购节”。

让淘宝也慌了的拼多多,究竟做对了什么?我们先梳理下其蹿红逻辑:

1.非一线非KOL用户大爆发

如果问这2年的网红产品是谁,答案非快手,抖音,拼多多莫属。

这几款产品的主力人群是二三四五线城市,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普通人群,就是我们眼中的“呆在老家的那群人”。之前由于信息闭塞,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一线互联网用户红利已被挖的差不多,非一线城市人群的网上购买能力迎来大爆发。他们收入虽不高,但由于消费成本低,生活压力不大,购买人群多集中在24-40岁之间,对低价敏感,占便宜的心理大,有一定的休闲时间,对网购比较热衷。一旦当这类人群的心理需求被满足,网购想不火都难。

2.紧抓腾讯巨大流量,使劲薅羊毛

做社交电商的平台很多,唯独拼多多能火是不无道理的。

一直以来,腾讯苦于在电商领域毫无建树,死对头阿里去年双十一一天成交额达1600多亿,而腾讯17年总营业额才2300多亿。

除了眼红,腾讯通过收购投资京东,唯品会,小红书,拼多多,布局自己的电商帝国。

之前拼多多接受了腾讯2轮几十亿的融资,可以说,已成了腾讯自家的“亲儿子”,可以在占国内移动互联网50%的流量的巨大王国里自由穿行,不要通行证。

另外,拼多多硬件导流成本非常低。

业内消息称:作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步步高老大段永平利用其OPPO/vivo的硬件“助力”了拼多多3000万用户。具体“助力”方式说法不一,有的说拼多多是两品牌的购机“预装软件”,也有说是手机APP store推荐排行的前几名。至于原因嘛——据说两人私交甚好。

有了大佬们加持,拼多多如坐上了火箭一般。但拼多多的强大一直伴随着争议,那么问题出在哪,如何破眼下的困局?

1.除了低价,好像啥都缺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问题出在:

1.商品品质(良莠不齐的低质商品大量存在)

2.低价(一直以来的标签成为未来发展的枷锁)

3.售后问题(买家不做售后,平台对于售后引导不严,态度冷漠,用户好感度差)

4.机制不明(赏罚随意,透明度低,对于买家卖家来说,都是坑)

也许你会问,既然拼多多那么会做营销,为啥不把产品质量、购买体验做好点?

对此,黄峥在4月初接受《财经》访问时说,“匹配最广大群体的商品需求”是拼多多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其两年积累3亿用户的秘诀所在。

但3年的快速扩张肯定面临不少问题,目前平台对商品的管控、对服务的品质都很初级,“我们正在通过升级供应链和打击假货来提高商品质量。”

如何满足需求和保证商品品质之间取得平衡这个千古难题,该如何破解,黄峥也未提到。

不过他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便宜也有好货”的思路。他说,要把拼多多做成电商界“今日头条”,将进行“机器选品代替人工推荐纳入发展战略”等的尝试,让场景化竞争成为拼多多的核心优势。

2.用户天花板渐进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2018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拼多多第一季度新增用户数暴跌,2月份仅录得820万,较去年12月峰值断崖式下跌七成,创下其有公开历史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

今年拼多多发展步伐变慢是意料之中的。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购买低价低质的商品人群逐渐减少;

二是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低价是拼不来好货的,可能买来一堆不用的废品。

大家的消费意识逐渐变得理性,明白天下没有白捡的馅饼。

3.树大易招风

拼多多的爆红迎来了阿里,京东等一众电商的围攻。

曾经的老二京东更加焦虑。虽然拼多多跟京东同属腾讯旗下,但是京东跟拼多多也是对手,2家是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

5月8日,京东2018 Q1财报发布,2个月市值蒸发千亿,虽然业务还在继续增长,但增速回缓。看似还好的数据后,隐藏着资本的隐忧。

尽管如此,京东还是推出了9.9包邮的京东拼购,希望以“低价不低质”的策略赢得部分市场。

阿里作为大哥,电商地位一向不容撼动。2家分别有3亿、6亿用户,且重合度高。其推出淘宝特价版,反击拼多多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阿里会展开一系列反击。

“坑”多多:涉黄涉暴丑闻冷了?腾讯“亲儿子”这次到了生死关头

但业界分析,淘宝特价版作为独立的APP,流量何在?比起依靠“爸爸”腾讯的拼多多,淘宝特价版这个对手显得力量有点轻。

众巨头围攻下,对于拼多多而言,今明两年是其生死存亡之年。

虽然依靠腾讯,但行业红利终有结束时,最终还是要回归电商本质。

未来,能否将用户留住,获得用户口碑才是其成败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