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空中看長江五橋浮出水面

震撼!空中看长江五桥浮出水面

震撼!空中看长江五桥浮出水面

長江五橋主橋部分已浮出水面、初具規模。揚子晚報記者 楊恆國 攝

南京的下一座免費過江通道——南京長江五橋進展如何了?7月13日,記者乘工程艇來到位於長江中心的五橋中索塔施工現場。五六十攝氏度的高溫中,千名工人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從空中瞭望“南隧北橋”的長江五橋,北側三塔斜拉橋已浮出水面、初具規模,一座座北引橋橋墩與三座主索塔,向著江南側的青奧雙子塔,拉出一道完美圓弧。

中索塔已建到第七層

精度要控制在三千分之一

7月13日中午10時左右,記者帶著航拍設備從江北五里橋附近的北塔工地出發,乘坐工程艇駛向江中心,幾分鐘後來到了位於江中的中索塔工地上,這裡也是五橋主橋部分的正中位置。

揚子晚報記者瞭解到,南京長江五橋是南隧北橋的結構,自浦口五里橋出發至江心洲的北側主橋部分為一座三塔斜拉橋。這種橋型是江蘇跨江大橋中的“新品種”。它比南京長江二橋主橋的雙塔斜拉橋多出一個橋塔,看上去就好像三把雨傘撐在主橋面上。同時,它又區別於同為三個主塔的泰州大橋,泰州大橋是三塔懸索橋,懸索橋的主纜形似倒掛的彩虹,而斜拉索橋的索纜形似筆直的傘骨。

南京市公建中心五橋項目負責人賴用滿向記者介紹:“到目前主橋已完成主墩承臺、塔座施工,南北索塔施工完成至T6節段,中索塔施工完成至T7節段。”索塔的建設是個精細活,建設精度要求控制在三千分之一內。“比如說,建成後塔高是175米,那麼誤差就要控制在5.8公分以內,有一點偏差,那麼越到上面就越歪。”

千名工人揮汗如雨

一名工人半天就要喝六七斤水

中索塔的施工現場,像江中心的一座小島。而這座混凝土澆築的小島正在一天天長高。施工的工人們,每天從塔側的一座又窄又陡的鐵扶梯,爬上正在施工中的塔頂。記者也體驗了一趟爬扶梯的過程,因為空間不大,在不停地轉圈,爬到目前最頂端的近40米高度時,感到一陣眩暈。當天江上風不小,緩解了不少指尖傳來的灼熱感。

不過,當來到混凝土碎片堆積著的索塔施工平面時,記者拿出隨手攜帶的溫槍測了測,51.6℃。眼前,鑿毛工薛豐洋的臉上,黃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地落下來。

索塔在進行混凝土澆築時,混凝土層表面不密實,為了讓混凝土之間更好地連接,要把混凝土表面層鑿碎並清除掉,這個環節就需要鑿毛工的手動操作。薛豐洋正用自己的雙手將混凝土表面的碎片一點一點收集到小桶裡,這個機械的動作當天他已經做了4小時了。“肯定熱啊,你看我衣服都溼透了,基本上一個上午就要喝掉六七斤的水。”這個壯實黝黑的中年漢子對記者說。

中交二航局長江五橋項目負責人種艾秀介紹,項目部為工人準備了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人丹、十滴水,西瓜等一批防暑物品,在施工現場還搭建了茶水間、休息室等為大家提供避暑場所,工人生活區宿舍也全部安裝空調,確保工人能夠好好休息。

隧道盾構10月始發

2020年底通車過江不到10分鐘

站在中索塔上向四周看去,上游5公里處的長江三橋、大勝關大橋彷彿近在眼前,從北岸上引出的一座座北引橋橋墩與三座主索塔已初具規模。那麼,江心洲往江南部分的水下隧道部分進展如何呢?

賴用滿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隧道盾構機所有部件已運至現場並進行刀盤拼接,近期將進行調試;龍門吊、砂漿拌合站、地面空壓機房、冷卻泵站、運輸車輛等配套設備均已準備完成,預計10月份始發。

按照工程進度計劃,南京長江五橋將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成為南京第4條免費過江通道。屆時,從河西的江山大街,通過長11公里、雙向六車道的五橋通道過江,到達江北五里橋只需要不到10分鐘時間。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石小磊

掃碼看長江五橋

航拍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