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片《邪不壓正》的口碑爲什麼會兩極分化?

讀劇慧眼


因為大家對姜文期望很高,失望很大,和他其他作品比,這部退步了很多。


早在電影上映前,就有影評人推薦,《邪不壓正》和《我不是藥神》是近期最讓人期待的兩部片子。《我不是藥神》評分高達9.7,眾望所歸,《邪不壓正》卻在7.1到7.2分之間徘徊,口碑並不理想。

縱觀評論,大家給出低分,主演是因為片子格局不大,劇情單一,反抗法西斯的外衣,個人快意恩仇的內核。劇情是影片的核心競爭力,但整部片子沒什麼特別的亮點,更被網友嘲諷為彭于晏找爸爸的故事。其中彭于晏裸奔,許晴賣弄風騷,被認為是用來填補單一劇情的。


平心而論,這部片子既沒想象中的好,也沒想象中的壞。可以肯定的是,離姜文的巔峰之作《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相去甚遠。故事發生在北洋政府個民政府時期,主演講述了李天然(彭于晏飾)報殺師之仇的故事。雖然故事發生在國難當頭時期,但在個人愛國主義情懷處著墨不多,主演還是在講私人仇怨。單線敘事,整個故事的確淡薄了點。


而支持的人認為,整部片子依然很姜文,那種浪漫、誇張的敘事風格,一以貫之。其中彭于晏裸奔,許晴香豔成了看點。個人認為,這些細節會增加電影的趣味,但一個故事能否征服觀眾,還是要劇情說了算。

整部戲的劇情偏於平庸,這是事實。

希望姜導能拍出更多像《鬼子來了》一樣的電影,讓觀眾對他的期待,不要落空。


劇迷亞亞


說明姜文火候還不夠,沒辦法把握電影中商業元素與藝術深度的完美結合。

導演過於自我,這在很多電影中都存在。

導演想表達的太多,全部都摻雜到電影裡,導致電影一鍋亂燉,觀眾看的雲裡霧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