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白荷華髮秋正好,涼露催花花不小,莫笑人生易頭白,白頭看花人亦少。

1987年中秋,90歲的劉海粟與崔如琢在香港碰面,兩人相談甚歡,不僅在藝術理念上達成共識,更在開拓創新的精神上得到共鳴。劉海粟提議在崔如琢畫上題詩一首以紀念兩人的友情,於是有了這幅丈二匹的《清秋》。2018年4月15日,受劉海粟美術館之邀,“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上海大展暨所藏《石濤羅漢百開冊頁》展”於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展出,該展也以這段故事作為契機,集中呈現崔如琢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百餘件,並同時展出他收藏的《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以饗觀眾,為文化生態多元的上海帶來博物館級別的藝術盛宴。

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中將打磨美玉的過程概括為這八個字,切磋琢磨而後成器。崔如琢就是用畢生經歷踐行了這樣的過程,他繼承發展傳統藝術精神,融合創新水墨創作方法,致敬前輩大師,並以實際行動表示對中國文化的崇高敬意。

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崔如琢從80年代初期開始旅居香港、臺灣、美國等地。一路走,一路看,遍訪世界各大重要博物館、美術館,遊歷歸來,對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傑出的藝術作品更加自信。2000年前後回國,繼續從事中國畫藝術創作。多年來,崔如琢以數量驚人的創作為藝術界所知,其對指墨技術推進和作品悍人的尺幅開闢了中國畫藝術的新境界。自201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以來,數十米長卷突破了傳統中國畫在尺幅上的限制。2016年,“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於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出,高規格的展覽奠定了其在當代水墨領域的重要地位。崔如琢不滿足於一味地強調傳統,比肩世界藝術是他的文化訴求。同年,應俄羅斯主流文化機構之邀,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兩地的馬涅士國家展覽中心舉辦“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俄羅斯巡展”,展出作品180餘件,壯觀的展覽現場刷新俄羅斯觀眾對中國水墨藝術的認知,成為2016年俄羅斯最受矚目的藝術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之一。

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自民國以來,上海一直以開放的視角和包容的精神享譽世界。作為新文化運動重鎮,上海文學、藝術的發展自上世紀初一直扮演著先鋒派的角色。作為中國新美術運動的奠基人之一,劉海粟無疑是上海藝術精神的代表。斗轉星移,宇宙變換,面對不同的時代背景,劉海粟、崔如琢兩位藝術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和大膽的實踐,在東方與西方、現代和傳統之間尋找平衡。這正是上海這座城市傳達出來的氣質。此次於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上海大展”,將展出《萬里平鋪雪滿天》、《葳蕤雪意江南》等具有代表性的水墨鉅製,同時,精選近年來創作的中小尺幅精品。在談到此次上海大展時,崔如琢說:“上海是一個很重要的城市,這裡是海派國畫的發源地。上海市為劉海粟老先生建了非常好的美術館,我的作品在這裡展出,是因為我和海老還有一段淵源……”


原文:《一詩一畫,重塑一段藝壇佳話》-莫白

資源出處:《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5月總第178刊

更多精彩內容鏈接:

大視野,開放視角中的文化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