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你能說出多少?端午節到了,快來試試!

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你能說出多少?端午節到了,快來試試!

在教師資格全國統考中,《綜合素質》是科目一,因為這一科目涉及知識點龐雜,很多考生反映不知如何備考,特別是文化常識部分,更是千頭萬緒。中公講師通過對歷年考題中文化常識部分的歸納和分析,發現其中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節日習俗類的知識就是歷年常考的一個命題點,而且命題的形式往往和古詩詞相結合,考查節日背後的文化意義。

如2012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第23題: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望一鄉。”描述的是( )。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陽

題中採用了唐代詩人崔國輔的詩句,重現了重陽節民間登高望遠的習俗。受此類試題的啟發,我們總結了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著名詩句,以及這些節日的文化意象,希望能夠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與春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辭舊迎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與元宵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燈、月、鬧、元宵

《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人。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你能說出多少?端午節到了,快來試試!

與寒食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踏青、祭祀、插柳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盧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與清明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雨、與寒食節合二為一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屈原、龍舟、粽子、雄黃酒、菖蒲

《端午》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節令門 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你能說出多少?端午節到了,快來試試!

與七夕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牛郎織女、鵲橋、銀河

《七夕》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與中秋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月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關鍵詞——登高、茱萸、菊花、望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你能說出多少?端午節到了,快來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