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金榜題名,百年後的一紙紅冊

1905年清朝的一天,在張之洞袁世凱的一紙奏書遞交朝上,以及慈禧於形式所迫,以當朝傀帝光緒的名義下令廢除科舉制度,自此,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延續是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終因種種原因被廢除,開始著重新式學堂的設立,由點到面,在百年不到的時間裡,發展為我們現如今的小初高以及大學。其中,人們議論最多的就是科考跟高考的區別。

百年前的金榜題名,百年後的一紙紅冊

科舉對於平民的唯一好處就是,通過科舉可以直接獲得權力,直接脫離平民這一層次,那沒有科舉的時候呢,都是什麼人為官?沒有科舉制,當朝為官的都是以血緣為近,其次是文化的同門師兄弟。這就很容易出現一方勢力壟斷官場的現象,相信大家都知道,為帝者的一項技能,就是必須懂得制衡,官分兩派相互競爭相互拼搏,自己再從中取斷,這是最容易穩定朝局的一個方法。而如果出現單方勢力過於強硬乃至於壟斷官場,很容易就導致朝局崩塌甚至是自己命不久矣。

當然了,在科舉之前還有九品官人法跟察舉制等等,不過在種種弊端之下,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漏洞,同樣也很容易出現某一族派的壟斷。科舉的催生很大程度能夠解決這一大問題,在經歷了隋唐宋三個朝代之後,這一制度才徹底定型。

百年前的金榜題名,百年後的一紙紅冊

那麼高考跟科舉,差別的話都有什麼?科舉,普通學子經歷縣試、府試、院試得名“童生”(很多人讀到老還只是個童生),之上是個秀才,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通過鄉試,成為了舉人,再進行會試、殿試成功之後,你才成為了進士,這麼些進士裡,只有一個能成為狀元。

狀元跟現如今這個各地的“狀元”自然不能相比。時間上,科舉是三年一個輪迴,高考是年年都有;含金量上,科舉狀元相當於一個國級第一,高考各狀元最多,就是省級;性質上,科舉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公務員,現在公務員只有本科才能進考,所以一個科舉相當於高考+大學+公務員考試。就這兩者間的差異,已經不言而喻了吧。

現在很多人重視高考,這是必然,但是高考之後呢?有多少人懈怠了,又有多少人更加努力了?同樣是自己的人生,認真加以對待是最好。學習的年齡,不鬆懈!

百年前的金榜題名,百年後的一紙紅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