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印石,就是情趣問題

玩印石,就是情趣問題


曾經在沈王爺這裡把玩過方石頭:夾板結晶芙蓉的橢圓章,一面橘紅亮瞎了眼,可說到質地,不是不好,是真的不夠好,有些黑針和雜質(沒說得這麼多,尤其是夾板結晶芙蓉能到這質地已經相當難得了)。如果從質地和那一面璨爛的橘紅來講,必然是人見人愛,而收藏這個概念上就因人而異了,這涉及到包容和取捨:倘若你能夠放大這方印章的色彩和材質的稀缺,縮小適度的瑕疵,那麼就大膽拿下。可是這方石頭價格上並不便宜,這就是取捨問題,我開了句玩笑說:“有些石頭買下就打算100年賣不出去的”。

玩印石,就是情趣問題​每個人玩收藏都是有個價值取向的問題。我玩印石有以下幾個理由:一、印石畢竟是礦產資源,只要能人工奏刀的,莫氏硬度在2.0-3.0之間的都可以叫印石。印石具有相當的多樣性特徵,文化這東西有了多樣性就好玩了。二、印石可以在材質之上附加雕刻工藝和篆刻藝術,文化的想象空間比較大,印石在創作層面具有潛力,玩法比較多。三、書畫、繪畫等藝術品與含篆刻的印石相比,竊以為文人藝術嘛,可以自娛自樂,掛在家裡的未必要名家作品,私人空間裡大可不必炫耀,好不好自己都可以玩一把,但是印石畢竟可以隨身帶,玩得貴不一定好玩,玩得精才是關鍵。


玩印石,就是情趣問題​“別談錢,俗!”此話斷斷不可相信。“用錢可以解決的事情就不叫事情。”玩收藏就兩個原則:一則是真心喜歡。此話怎講?收藏是種視覺決策,而非聽覺決策。換句話說,通過自己的眼睛來審美過關,千萬不能人云亦云。自己看著好才是真的好,別人說得好未必是真好。自己看著好是一萬年都好,哈哈哈。二則是有錢買。以不降低自己現有的生活品質為前提,收藏是個閒錢經濟,千萬別為搞點收藏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摳摳縮縮的。收藏如果以回報率來衡量的話,僅僅限於抗通脹啦。可它從家庭資產管理的角度,恰恰是一門好學問。為什麼?因為你時常拿些散碎銀子搞收藏,沒時間折騰和養成壞習慣,聚沙成塔總有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