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的四步走

↑ 點擊上方“一見”關注我們。百聞不如一見!

区块链应用的四步走

區塊鏈還有多久才能產生互聯網一樣的價值?

作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有人將區塊鏈比作上世紀的TCP/IP協議,並將基於區塊鏈所形成的新互聯網稱為“價值互聯網”。如果接受這種類比,比特幣就像是早期的電子郵件一樣,而區塊鏈離發揮其潛力可能還有數十年的時間。

誰也無法準確預測區塊鏈帶來的轉變需要多久,但我們可以猜測哪種應用會首先獲得接受,就像電子郵件及後來的萬維網一樣,以及它被廣泛接受後最終會發生什麼。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基礎技術的採用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單一應用,本地化,替代,轉變。每個階段都由應用的新穎性,及讓應用可行的協調工作的複雜度決定。新穎性及複雜度低的應用會首先獲得認可,而新穎且複雜的應用,可能需要幾十年的進化。TCP/IP技術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但區塊鏈仍在初期。

新穎性決定一個應用對外界的陌生程度。越是新奇,就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確保用戶理解所解決的問題。複雜度主要指需要多方合作協調的程度,就像社交應用的網絡效應一樣。

單一應用

在第一階段,新穎性及複雜度低的應用會帶來更好、更低成本的方案。比如,電子郵件是TCP/IP中的單一應用,它是電話、傳真的替代品。

在區塊鏈中,比特幣當屬第一階段的產物。在比特幣誕生之初,它僅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支付方式為少數人提供了價值,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複雜的電子郵件,不僅傳輸信息,還傳遞價值。 時至今日,比特幣交易的總額已經達到了數千億美元,雖然比不上全球400多萬億美元的國際收支,但它增長迅速,並且在外匯和資產交易等方面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地化

第二個階段是新穎但複雜度低的應用。

如果區塊鏈的發展遵循互聯網的模式和路徑,那可以期待它在單一應用的基礎上,形成本地的私有化網絡,也就是通過分佈式賬本的方式連接多個組織。

区块链应用的四步走

金融領域正在湧現越來越多的基於私有鏈的應用,這種應用會先在小型範圍的公司間網絡中進行,因此協調各方所需的努力相對較低。

比如,納斯達克在2016年就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商之一的Chain.com合作,提供處理和驗證金融交易的技術。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紐約證交所、富達投資集團、渣打銀行也早已開始測試區塊鏈技術,以取代貿易融資、外匯、跨境結算和證券結算等領域的人工交易處理。加拿大銀行也曾測試一種名為CAD-coin的數字貨幣,用於銀行間轉賬。

替代

第三階段則是新穎性相對較低,但涉及更廣泛的公共用途,從而複雜度更高的應用。

這一階段的應用會取代一些商業模式,其在被廣泛使用上面臨很多的障礙,這不僅是因為它們需要更多的協調工作,而且會取代植根於組織和機構之中模式。

這一階段的一個例子很可能是加密貨幣,它是一種新的貨幣體系,由簡單的比特幣支付技術發展而來。關鍵的區別在於,加密貨幣要求每一個進行貨幣交易的地區都使用這種貨幣,這對政府和監管機構提出挑戰。而且消費者還必須改變他們的行為,理解如何使用加密貨幣的新功能。

區塊鏈公司Stellar在為普惠金融提供銀行業務、小額支付和匯款方面的服務。它有自己的虛擬貨幣lumens,允許用戶在系統中保留一系列的資產,比如其他貨幣、電話記錄和信用數據Stellar在非洲得到了一定的採用,但仍然要說服當地的中央銀行和大型組織使用它。

轉變

最後一個階段屬於既新穎又複雜的應用,現在看來,智能合約是最有潛力的候選。

智能合約的自動支付,以及按約定條件轉移貨幣和其它資產的願景很吸引人。比如,通過GPS的位置記錄功能,交易的雙方可以在交付貨物後立即付款。這一銀行和一些資產管理公司有了早期的實驗。

智能合約的改變同樣是最深刻的。如果合同是自動化的,那傳統的公司結構、流程,以及律師和會計這樣的中介機構會發生什麼?

不過,我們距離廣泛採用智能合約可能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如何設計、驗證、實施和執行智能合約需要大量的協調和和明確的規則。在它取代中介機構的同時,負責執行這些艱鉅任務的機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發展起來。

我們無法準確預測區塊鏈發揮其作用還需要多久,但從現有的實踐中獲得經驗是有必要的。《區塊鏈基礎及應用白皮書》正是希望通過案例分析,系統呈現相關產業應用的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