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現代社會,我們的廁所各種各樣,高端大氣上檔次,有些公廁豪華程度堪比房間。那麼古時候人們是如何上廁所呢?

在中國古時候,一個人去了廁所長時間不回來,那麼他很有可能是掉進糞坑淹死了。那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來看一看古代的廁所究竟是什麼樣的?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最早時期的廁所都是在豬圈的上面帶一個簡易的平臺,人在上面方便,底下是一群等著開餐的豬。直接廢物利用,也省不少飼料。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秦朝的廁所其實就是一口直徑一米的大缸,缸裡有汙水。你如廁時直接坐在缸邊上。但這也是個技術活,要把控好力度,一不小心汙水就會濺到身上,甚至不小心掉下去,就可能會被淹死。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更近一些,漢朝時期的人們吸取教訓,廁所做的也比較小,人掉不下去。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到了唐朝,廁所周圍有圍牆,在蹲坑的前面放一個瓦片,防止汙物濺到那草。這種廁所現在還在使用。宋朝出現了一個新興職業所長,因為當時已經出現了公廁,所長主要負責清理打掃,頗具行業化。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明朝廁所普遍高出地面,便坑的下面直接是便車,為了方便打掃。但當時一個月只打掃三次,平時還是會臭氣熏天。

古代人怎樣上廁所,且看廁所如何演變

清故宮為了保證紫禁城的空氣質量,沒有廁所。都是用坐便,只是舒適度不同,由便盆和便凳組成。排洩之後,立馬有專人倒入糞車,運出紫金城。

可平民就沒有這麼講究了,他們經常隨地大小便,因為清朝公廁都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