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你不能說擠,它不是擠,擠是空間的緊張,是人在站立的時候不適的狀態,因為我沒有站著,應該叫飄。但是說飄呢也不太像,第一,飄是非常超脫的愉悅狀態,但是我飄的時候被擠的兩手懸空一點也不愉快。第二,飄可以自己決定前進的方向,而我只能被人流擠著飄,不是我說了算的狀態。 圖為北京地鐵車廂內。
回答二:婚假結束第一天上班,裝在書包裡面的iPhone在擠地鐵的時候擠彎了,裡面的線全都能看見,就這樣還是沒有上得去車。從那刻起,堅定了自己離開北京的信念。如今在二線城市工作,第一天18點40下班回去不知道要幹些什麼,覺得蠻開心。圖為北京地鐵內電梯的人群。
回答三: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其實也沒覺得很恐怖啦,只是和很多人肉貼肉,潮膩膩的感覺比較難受。 圖為北京地鐵上人們爭先恐後的上下車。
回答四:上班很難,下班高峰期也很難。光是排隊進站就能排上一個小時不誇張,六點下班,七點鐘你發現自己還在西二旗地鐵口……所以後來我養成了下班吃完晚飯再回家的習慣。
回答五:每一站都有志願者大叔大媽站在每一個車廂口,扯著嗓子喊著“別上啦別上啦!要關門了!等下一趟吧!”拼命程度不亞於我老家經常有的那種拉人的小面的司機:“快上車啦快上車啦!這是最後一趟啦!”給大叔大媽致敬。他們真的很不容易,曾目睹過一位大媽在沙河站被人流擠上了地鐵,努力到朱辛莊才終於擠下去。圖為北京地鐵一號線擠車的人們。
回答六:不編故事,說真事,今年2月18中午,從生科園坐地鐵去南站,昌平線轉13的時候,我和學生在西二旗擠上去又被擠下來了,不過坐多了就習慣了。 圖為北京中關村站。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