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但是,很多人要麼看不到這樣的機會,要麼對這樣的機會視而不見、不去行動。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年薪50萬曾卑微,仰慕月薪2萬的人

還記得2016年過完年回北京的路上,兩個小時的旅程,我在疾馳的高鐵上不停的刷知乎問答。

“月薪2萬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挨個去看被贊最高的幾個回答,看完之後覺得挺沒勁的,雖然那時候我還領著5000元的工資、住在北京五環外的地下室。

然後我繼續刷:五十萬年薪的人是怎麼過日子的?百萬年薪的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年收入100萬在目前中國屬於什麼水平?

然而,這個世界就怕你不敢想。

僅僅過了一年多,27歲、畢業不到 3 年的我,實現了這個很多職場人需要5到10年才能完成的小目標:從月薪 5000 做到年薪 50萬。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年薪100萬、200萬從此也不再遙不可及。然而這一切都來得實屬不易。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無人脈無資金無背景,三無的我埋下逆襲種子

我們家三代務農,爸媽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連初中學歷都沒有。所以,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爸媽去幹農活兒的時候,只要我說我要在家寫作業,就可以待在家裡,不用去下地幹活。

我們傢什麼都沒有,只有希望,而希望就是我能考上大學。

7年前,也就是2010年,經歷兩次高考後,我終於從山東泰安市下面的一個貧困村考到了北京讀大學。

2010年9月7日開學前一天晚上,我坐上了泰山到北京的綠皮火車來北京報到。從晚上11點多到第二天清晨6點多,我坐在火車硬座上幾乎一夜沒閤眼。

那天,我誤以為通過20年的努力讀書終於實現了自己命運的逆轉。結果在北京,我度過了焦慮、迷茫甚至自卑的四年。

2014年7月,我熬到了畢業,一切都很糟糕。畢業就成了北漂,迷茫、焦慮、看不到希望。

住在北京北五環外 10 平米的半地下室,和一幫農民工兄弟做鄰居;

每天早上不到 7 點起床,帶著一百多斤的明信片坐十幾站地鐵去南鑼鼓巷擺地攤,一天被城管追著跑,進過兩次派出所;

在西單大悅城做服裝銷售員,一個月 2300 塊底薪賣著 500 塊錢一件的短袖,從上午 10 點站到晚上 10 點下班,被有錢的顧客羞辱過幾次;

家裡打電話每次爸爸問“你現在還在北京給人家賣衣服啊?”的時候,是我覺得自己最無能、最一無是處的時候。

那時候晚上睡不著就會問自己:我是個垃圾麼?

寒門難出貴子,一紙毫無含金量的學歷並沒有給我這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年輕人帶來什麼。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那麼是什麼改變了我?

轉機出現在 2015年的 8 月份。

有一天我回學校擺地攤的時候,機緣巧合認識了一個朋友,聊的比較投緣,後面他知道我在找工作就建議我去嘗試一下新媒體,因為他有個朋友是在創業邦雜誌做新媒體,正好缺人手。

2016年3月,我幫公司註冊了一個新號“毒舌科技”,最初用戶只有2000左右,在我的精心打磨下,這個小號也產出了一篇篇的爆款文章,多篇突破10萬閱讀量,最高閱讀量70萬+,5 個月時間做到了 10 萬精準用戶。

2017年2月8日,為了逃離舒適區、在職業生涯上有更大的突破,我選擇了離開。

2017年3月6日,我入職插坐學院任副總裁,同時擔任插坐學院的新媒體講師,保底年收入50萬。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其實在 2016 年的時候,我就發現:並不是大家都不想學習、不想成長、不想賺更多的錢,而是這個行業太新了,整個市場上成熟的新媒體課程幾乎沒有,新媒體培訓市場魚龍混雜,大家想學習都找不到靠譜的課程。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改變命運的窗口出現時,需要的是你的冒險精神和行動力

2017年3月9日、10日:入職插坐學院第一週,我給聯想集團做了為期兩天的新媒體內部培訓。這是我第一次為大型集團講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後面我陸續給中國石化、歐萊雅中國、中國移動等大公司做培訓。

2017年6月11號:我在高鐵上看到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他寫到“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窗口,都是在社會巨大變革的風口上。在那些風口上,需要的是冒險精神和行動力,而不是精緻的學歷和傲嬌的身段。”

馬雲:寒門難出貴子,憑什麼他是個例外?

這段話讓我很是感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一個敢想敢做的你,剛好遇到了那個能改變命運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