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農民挖出世界第8大奇蹟,門票年收入達10億,當年獲獎勵30元


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他在中國和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地位不用多說,提到中國,自然會知道秦始皇兵馬俑。農民楊高健、楊志發、楊彥信、楊宜洲,兵馬俑的被發現,是一九七四年三月當地農民楊志發挖井時偶然發現的。他們當時將挖到的俑頭和陶片裝了兩個架子車,星夜拉到縣裡,交給縣文化館。

館長的確是位專家,他仔細看過之後,判斷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喜不自勝,立即收下文物。為了答謝這兩位農民,他摸遍全身,拿出他當月的全部工資三十多元人民幣,交給楊家兄弟。自此,中外媒體都對此事前前後後進行了詳盡報道。但卻隻字未提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叫啥,通篇以陝西某農民代替。

1979年10月1日,秦俑館正式對外開放,發現兵馬俑已經42年過去了,一位農民被歷史無情的擋在了兵馬俑博物館的大門外。楊高健一臉無奈的說到“我只想到兵馬俑坑裡看看,但沒有門票進不去,人家沒人認識我,在有生之年能讓全世界人民看到我親手挖出來的全館第一個秦俑站在了它當年被發現的地方嗎?”


與當年18歲時楊高健發現兵馬俑的興奮、激動之情相比,現在更多的是失落、不解和辛酸。

加上去年突如其來的車禍導致老楊左腳粉碎性骨折,在家療養一年半才勉強好轉,雖然生活很艱辛,但他始終惦記著秦俑,因為是他親手發現的2200年前的秦代帝國軍團。那是1974年的春天,18歲的他已經擔起家庭重擔兩年了,。

2003年,在楊志發等人共同努力下,秦兵馬俑發現人資格身份審核通過,才把找到秦兵馬俑第一人某農民換成楊志發,正式‘載入史冊’!楊先生不嫌30塊的獎金少,但他不能容忍不把他的名字記錄在考古秦陵史記上。相信,還有無數個楊先生在無私支持著中國考古工作,我們應該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下一回,請大聲喊出這些為考古做出重大貢獻文化使者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