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成爲試驗品,這樣的父母教不出好的孩子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試驗品,這樣的父母教不出好的孩子

-1-

出差回來的路上,我與的士司機攀談。

這位有著三個娃的八零後奶爸吐槽說:“大孩子就是父母的試驗品。”我不解地問:“為什麼這樣說?”

他說:“生第一個孩子時,我和妻子還年輕,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爺爺奶奶一味嬌慣孩子,不知不覺慣出了許多壞毛病,現在長大了,想管也管不了。”

原來,他的大孩子是在懵懂中帶大的,到二娃、三娃出生,才從老大身上吸取了一些教訓,積累了一些經驗。

如:當孩子吵著要玩手機時,知道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遷就或粗暴地制止;重視陪伴孩子,雙休日帶他們出去玩,而不是把孩子塞給爺爺奶奶看管……

第一個孩子教育失敗,便痛定思痛,把希望寄託於第二個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似乎並不少見。

一位做生意的家長,也曾懊悔對大孩子疏於管教,以至於孩子玩電腦遊戲上癮,小學二年級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為此,夫妻倆對第二個孩子特別用心,陪伴孩子閱讀,積極參加親子活動,孩子各方面發展較好。

對於孩子的成長,作為獨生子女家長的我似乎也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比如孩子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收拾整理等習慣的養成。

我也常感慨: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這樣帶孩子……

可是,孩子的成長是一條不可逆轉的單行道,錯過了便不會再回頭

如果早點有好的教育經驗給到家長,我想會是不一樣的結果吧。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試驗品,這樣的父母教不出好的孩子

-2-

一些家長缺乏教育經驗,對孩子疏於管教,而一些家長則過於嚴厲,奉行“虎爸狼媽”式的教育,用特別的方式開啟孩子的人生起點。

去年,一位最小揹包客徒步羅布泊的小女孩雯雯成為網紅,雯雯從一歲起跟著父母徒步旅行,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

5歲的她沒有上過幼兒園,走了大半個中國,網友稱她為“中國最小揹包客”。

同年,著名主持人樂嘉帶著四歲女兒,用四天走完甘肅張掖高臺縣的76公里沙漠,也引起公眾熱議。

對於這種“虎式教育”網友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這樣的父母是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憑著自己的性子養孩子;有人認為這種非同尋常的教養方式未免太冒險;

也有人認為這樣有利於磨鍊孩子的意志,在旅行中學習和收穫。

但從醫學角度來看,骨科醫生則表示:兒童的運動一定要遵循其生長和發育的特點而進行。

正處於生長髮育的孩子,關節中的軟骨還沒有完全長成,長時間過度磨損,會造成膝關節、髖關節的損傷。

此外,孩子的骨骼、肌肉以及心臟組織都沒有發育完全,過度運動會影響孩子心肺功能發育。

心理專家則指出:這種吃苦教育從心理角度講,忽視了孩子由此產生的恐懼心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長不利。

無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都要遵從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做父母?著實是門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大學問。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試驗品,這樣的父母教不出好的孩子

-3-

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

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

兩個兒子曾在奧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力精英兄弟”。

這位母親的教子心得為人稱道,她認為僅僅有能力養育孩子,卻沒有能力引導孩子的父母,並不是合格和優秀的父母。

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標意識,要努力發展自我。

61歲的歌手陳美玲,一直事業家庭兼顧,而且教子有方,將三位兒子教育成才,都和她一樣考上美國斯坦福大學讀書,造就了一門四傑的佳話。

在教子方面,很贊同她提出的幾個“”:

1.

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那樣會使孩子缺乏自信心,自我肯定力低。

2.不可以用物質獎勵孩子,物質不是孩子永遠的朋友,應把獎勵做成一件有趣的事。

3.不要制定每天的時間表,玩也是學習,學習也是玩,學習與玩是相輔相成的。

4.不要替孩子做選擇,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選擇。

5.不要罵孩子,有事說清楚,讓孩子明白。

6.不要因為工作疏忽孩子,父母與孩子的親子時光哪怕是幾分鐘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可逆轉的,如果不好好研習科學育兒這一大學問,盲目當父母,把孩子當成試驗品是要付出代價的。

記住: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父母的教育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試驗品,這樣的父母教不出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