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微故宮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6月14日,世界盃在俄羅斯拉開大幕!通過兩週的小組賽,傳統強隊、新晉面孔各顯奇招,讓廣大球迷過足了球癮。讓億萬球迷痴狂的,可能正是世界盃裡的各種“意想不到”,尤其在衛冕冠軍德國隊小組墊底、出線失敗之後,德國球迷們又一次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提到世界盃,不知道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明星?顏值?球隊?戰術?教練?答案估計是五花八門,作為故宮人就要從咱大故宮的海量藏品中探秘一番,中國古代的足球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人是不是也像我們現代人一樣對這項運動如痴如醉?

足球,在中國古代被稱為蹴鞠,文字記載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而蹴鞠運動之所以出現並開始流行,相傳是因為它除了增強體質外,還能作為軍事訓練項目。到了漢代,雖然蹴鞠仍保留了軍事訓練的用途,但在漢高祖劉邦的大力推行下,逐漸變成一項專業化的運動,並開始形成比較健全的規則。再往後,蹴鞠亦在漢室流行,故宮博物院就有“萌萌噠”的藏品印證。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西漢 銅蹴鞠圖案印

雖說中國古代的蹴鞠運動並沒能走向世界,但在2004年,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源於蹴鞠的現代足球自上個世紀30年代起,以世界盃的形式開始風靡全球,給這項古老的運動注入了新鮮血液。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明代宮廷繪畫中有一類表現帝王生活和重大歷史事件的作品。而故宮院藏《朱瞻基行樂圖》卷就向我們展現出一幅宮廷體育競技圖景,其中就包括了蹴鞠這項運動,讓我們從側面瞭解明代蹴鞠的火熱程度。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明 朱瞻基行樂圖卷(局部)

朱瞻基(1399—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是明朝較有作為的一位帝王,性格活躍,修養深厚,雅尚翰墨。通俗點說就是喜歡寫寫畫畫,再賞賜給臣下。但他其實不僅能文,還能“武”,對各種體育運動興致頗高。

這幅行樂圖描繪的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便服簷帽在御園觀賞、參與各種體育競技表演的場面。畫面上從右至左依次為射箭、蹴踘、馬球、捶丸、投壺,場面宏大繁複而又具體入微,生動地表現出了當時宮中的文體娛樂活動盛況。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明 朱瞻基行樂圖卷(局部)

在描繪蹴鞠的段落中,宣宗端坐檯上,聚精會神地看著場上球員的表演。此時的蹴鞠更多展現的是個人球技,而非團隊競賽,所以此刻場上真正表演的只有零星幾人,其他人或揣手而立,或懷抱備用球,靜靜觀賞。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明 朱瞻基行樂圖卷(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圖中還把球放入專門編織的網兜,掛起來作為裝飾,可以說非常別出心裁了!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因為沉迷於《朱瞻基行樂圖》卷難以自拔,故宮文創設計師索性開啟了腦洞,對蹴鞠競賽圖景的元素進行提取,將之創造性地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胸針和鑰匙扣上。

蹴鞠·胸針經過巧妙構思,人物與球分離開來,蹴鞠的動態形象精緻重現。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蹴鞠·胸針

晃動蹴鞠·鑰匙扣,人物雙手雙腳均可自由擺動,與球產生互動,一秒回到六百年前的競賽場。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蹴鞠·鑰匙扣

說到這兩款產品,背後也是充滿故事。為了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給球迷朋友們奉上一份故宮特色的主題好禮,故宮文創的小夥伴們提前半年就已經開始大開腦洞想創意了。

這是蹴鞠胸針和鑰匙扣最早的兩版設計方案。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經過幾輪激烈的內部討論後,方案B因“簡潔硬朗的幾何風更吻合當下流行設計趨勢”勝出。

在人物形象基本確定之後,故宮文創小夥伴們又對產品配色進行反覆推敲。喏,這是最初的9個配色方案。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最終選中的是這兩款。

除了去俄羅斯,在故宮也可以過把“足球”癮

設計師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綠色是綠茵場的顏色,藍色是天空的顏色。藍天下,球場上,球員們馳騁拼搏,這是我們理想中關於世界盃最美的畫面,所以主色調選了綠色和藍色。為了不讓配色過度誇張,人物臉部選取了接近人類膚色的橘色和紅色。腿部顏色的選擇上則儘量與身體的顏色區別開一重一淺,這樣可以營造產品的視覺層次感。”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查看更多藝術資訊請下載中國美術報網APP

中國美術報網網址:http://www.zgmsbwe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