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爭破頭搶遊戲直播第一股 卻被預測會遭遇滑鐵盧

虎牙直播的上市時間5月11日已經近在咫尺了,鑑於直播行業從2016年起幾乎成為了互聯網行業最熱門的話題,先是思聰校長,隨後周鴻禕、雷軍入局,如今騰訊直接甩出11億美元,6.3億美元投給鬥魚、4.6億美元分給虎牙,兩個劍拔弩張打得火熱的老對頭同時入駐企鵝村,一時間讓吃瓜群眾噎了一把不知道這個瓜後續會怎樣。

3月底有謠言稱:鬥魚和虎牙難不成是要合體?從雙方在媒體上的鬥法情況來看,是一點都沒有這方面的跡象。虎牙不顧金主爸爸騰訊給出的估值:虎牙估值13.3億美元,鬥魚24-25億美元,在各媒體宣傳自己為“遊戲直播第一股”。

虎牙爭破頭搶遊戲直播第一股 卻被預測會遭遇滑鐵盧

不過這個“第一股”的稱號,在11日虎牙美股上市後,卻真的要成為現實了,它確實是直播行業第一個上市的企業。只是這種要速度不要質量的第一,在媒體眼中並不被買賬。結合前段時間愛奇藝、B站上市首日雙雙破發,對於隻身“闖蕩”美股的虎牙直播,業內人士給出預測,美股上市相對容易但後續未必簡單,恐會遭遇滑鐵盧。

隻身赴美 只因連年虧損港股不買賬

對於虎牙直播來說,它上市的首選,本該和實現盈利的鬥魚、映客一樣,是在港股的。最早虎牙放出上市消息的時候,YY創始人李學凌在出席論壇活動中,確認旗下的虎牙直播將於2018年在香港上市,如今卻捨近求遠去了美國,原因說起來也很是無奈,虎牙至今仍是鉅額虧損的狀態。

虎牙的招股說明書透露,公司2016年總收入為人民幣7.969億元,2017年財年公司總收入人民幣21.848億元,增長幅度為274%。然而虎牙2016年和2017年的收入成本,分別高達11億和19.3億,成本與營收成正比的大幅度增長,讓所謂的“營收大幅度增長”,看起來蒼白無力。畢竟虎牙的老對手鬥魚,躋身德勤去年發佈的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榜首,營收增長率高達70776%(超過700倍的增長)。

虎牙爭破頭搶遊戲直播第一股 卻被預測會遭遇滑鐵盧

由於高額的收入成本,虎牙2016年歸屬普通股股東淨虧損約6.256億元、2017年歸屬普通股股東淨虧損約1.008億元人民幣。

意味著虎牙收入高增長的前提,是來自投資人源源不斷的供血,一旦出現供血不足的問題,就很可能瞬間“缺氧”倒下,2017年的“百播大戰”已經給出了不少血淋林的例子。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型盈利模式,一時半會很難做出改觀。因而在拿到騰訊的4.6億美元、賬面現金得到充分補血後,虎牙就太迫不及待地尋求IPO了。

此外,堅持宣稱自己是行業第一,搶先宣佈IPO,也能幫助虎牙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資本市場的投機性認可。不過對於虎牙的“第一夢”,港股並不買賬,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要求的及格條件,對於還處於“燒錢”階段的虎牙,有點太難。

秀場收入為主 模式單一老外難認可

從虎牙的招股說明書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虎牙的收入95%來自於直播收入,廣告收入僅佔5%左右,在2016年直播收入的比例更是高達99%。雖然打著“遊戲直播”平臺的口號,虎牙目前的遊戲直播,僅起了一個引流的作用,收入來源主要還是秀場,收入模式歸根究底還是秀場的升級版,單一且一年多時間裡並沒有太大起色。

YY繼承而來一向浮躁的公會模式,極度關注短期內收益,且秀場主播遠比遊戲主播更具有短期變現能力,因此,公會對主播需要有絕對的操控力,也不允許旗下有太過出眾的主播去尋求自己的議價權。由此可見,虎牙的平臺用戶屬性決定其極缺造血能力,不會培養自己原生的主播,是平臺內根深蒂固的氛圍決定。

一直保持高價從其他直播平臺挖主播的狀態,又很難將收入成本降低下來,而且本身挖主播這個事就存在極大的風險,從其他直播平臺出走虎牙的主播頻頻出事,讓虎牙叫苦不迭,如近期深陷賣不良語音、照片門的虎牙軒子2巨兔。

而秀場營收的模式其實已經到達一個終點,華爾街對於中國的所謂“秀場直播”從來都不感冒。如果讓美國人看不懂這家企業後續的賺錢模式和增長空間,他們不會投資,例如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需要對標美國的亞馬遜,虎牙急需給自己標榜“中國第一遊戲直播平臺”的稱號去對標美國第一遊戲直播平臺Twitch,雖然國內並不認可。

虎牙爭破頭搶遊戲直播第一股 卻被預測會遭遇滑鐵盧

虎牙標榜自己為中國第一遊戲直播平臺

虎牙透露,截至2017年底,擁有近2億的註冊用戶,平均月度活躍用戶超過8600萬,在2017年第四季度,移動端的月活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7.6%,月活數接近3900萬。這個數據的計算模式是如果同一個用戶同時在手機和電腦上活躍地使用虎牙,那麼虎牙的計算方式是將其算作兩個活躍用戶,存在較大水分。

政策風險加劇 擦邊球現象層出不斷

剛簽約下二次元一姐軒子巨2兔,一系列直播行業不可觸碰的禁區——低俗醜聞就噴薄而出,讓從來沒有專心做過遊戲直播的虎牙並沒有開心太久。上市前夕,鬧出這樣的新聞,一旦被老外關注到,虎牙在美股市場的局勢就可能變得更加嚴峻。

2018年本身就是個對直播行業的嚴管年,文化部一再對30餘家直播平臺進行執法檢查,督促平臺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讓市場需要重新對直播行業進行風險評估。作為網絡時代塑造的新星,主播違反社會普遍價值觀、道德觀的成本太低的問題,被有關機構提上日程,此前死亡宣告、天佑的事件給行業做了一個示範。

文化部對直播平臺的執法行動,未來會成為常態,對於起家於秀場、遊戲直播還在搭建中的虎牙,無疑加劇了風險。平臺用戶屬性和關注點決定其轉型之路不會太快,核心用戶群的增長步入人口紅利晚期,而且無力迴天的政策問題又難以捉摸。

虎牙爭破頭搶遊戲直播第一股 卻被預測會遭遇滑鐵盧

按理說有巨大流量的遊戲直播,在廣告業務上是非常有前途的,無奈前有目前體量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搶食,後被觸手、企鵝電競這些新興垂直向的遊戲直播平臺分走流量,而且這些對手直播平臺都具有極強的遊戲主播造星能力,投放用戶精準,讓虎牙在這部分營收比例上,一年僅實現4%的增長,在整體營收佔比中少到只有5%。

對於投資者,虎牙只能拋出四個字“前景可期”來講故事,儘管國內媒體對於直播行業要出現“第一股”的熱情高漲,但仍需保持清醒的頭腦,讀懂故事中隱藏的細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