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非關自我

在某部科幻電影場景裡面,女法師就要離開她的肉身,望著夜色中迷離的星空,星空中劃過幾道耀眼而短暫的光芒,如同生死的剎那映射。她對她的弟子說:“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自我”,“人應該成為更偉大的”。而她的弟子原本只是想做一個世間成功的醫生。

偉大也許在這裡仍然隱含著某種人性的渴望,是自我的侷限。實際上應該把生命的意義看成是成為更浩瀚的、更深愛的。因為浩瀚是沒有邊際的,深愛也是可以無止境的。在浩瀚和深愛裡面是容不下一點自我的。

再偉大的自我也不會超出這個世界,再成功的人生也不過一閃而過。更何況,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多機會去達到想要的成功。在追求自我成功的過程中,人會感覺到卑微和渺小,或者吹彈可破的膨脹自我。人也會體驗到各種艱辛、瑣碎、計較和煩惱。就算很幸運也總有突發的狀態不斷出現。越是為自我考慮越不容易感到滿足和快樂。

靈性非關自我

建立在外在的安全感總會有隨時坍塌的可能性。建立在他人身上的愛也是一樣。只有在心中建立磐石一樣的基礎,包含著安全感和自愛,才有可能成為支撐起浩瀚和深愛的條件。這個磐石就是靈性。外在僅僅是某種生活層面的需要,在沒有建立起內在的磐石之前並不存在靈性。而自我也沒有靈性,因為自我渴望的是成就、偉大、各種支配能力所帶來的虛假感覺。當一個人試圖以自我的方式走入靈性的時候,也許他的自我會覺得比過去、比一般人更強大有力量。但這並不是靈性。

同樣在一個虛弱的、自戀或自憐的自我裡面也不存在靈性。因為它也沒有意識到超出自我以外的可能性。

靈性的道路屬於內道。在內道容不下自我的自私性,任何自私都很難在內道中獲得更加的進步。容不下自私性並不等於沒有智慧的辨別力,也不是枯燥的某種道德形式。這種非自私性是自發的,它依賴內在的愛和仁慈的滋養才有可能發生。它不是那種為了責任而作出的自我犧牲。它是超越於人類的善惡判斷的。

靈性的外道則是一種為了滿足自我需要的道路。它藉助掌握知識、形式、技術來達到某種意識和體驗。但這不是內道,內道是看不見的道路。外道是可以看得見的。有時候內道里面有外道的形式,有時候外道里面很容易讓人以為就是內道。

靈性非關自我

這裡面的判斷標準就是一個人是否在為真理獻出他的自我。如果只是在強調自我的重要性和主觀性,那就是外道。如果是自我臣服於命運的安排、宇宙的引領,臣服內在的浩瀚和深愛就是內道。

內道其實才是輕鬆的道路,因為在內道你只要降低你的自我。但是也可能讓你的自我感到激怒和痛苦,在你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達到內道並不是漫長的朝聖之旅,也不是無數日夜奮鬥的結果。內道和心靈的距離僅僅就是自我這層面紗而已。

當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外在的形式就不是特別重要了。當你沒有理解,外在的形式才變得如此重要。到達內道是智慧的頓悟,是內在對浩瀚和深愛的渴望。當渴望變得很深、很強烈的時候,就連渴望本身都意識不到的時候,自我的活動就會停止,面紗才會落下。不然自我仍然會以各種理由和藉口來讓你四處尋找。不過尋找也是一種渴望的加深過程,越是找不到就越是渴望。

靈性非關自我

行走內道,需要非常的勇氣,因為它是沒有路標的道路,甚至剛開始是無聊無趣的。行走內道,需要足夠的準備,因為內在需要一盞不滅的明燈。行走內道並不需要脫離現實生活,因為它是內在的,和外在生活沒有衝突。它只需要你去不斷看穿自我的遊戲,自我的本質和虛幻。自我的層次是非常多而緊密的,要看得非常的細緻才可以勘破它。當它不再活躍並願意臣服的時候就是浩瀚和深愛接管的時候。

靈性的意義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只有在永恆裡面才能看到真實的、超越時間和身體的靈性實現。也是唯一真實的自我實現。就象面對生的灑脫,一個人也應該擁有面對死亡的從容。

[文章摘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