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悲情的民族英雄」—宗慶後的身上,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從“悲情的民族英雄”—宗慶後的身上,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中國的漢奸還沒死完。”——"達娃糾紛中的民族主義者"宗慶後

娃哈哈不是我宗慶後的,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品牌,我們與其抗爭是為了捍衛我們民族的利益。——宗慶後

“他們說我在煽動民族情緒。不過網上上億網友中那麼多人支持我,他們應該是出於正義感和民族情結,因為民族品牌受到法國人欺負了麼。如果連這點民族情結都沒有,那麼我們這個民族恐怕很難復興了。”——宗慶後

從“悲情的民族英雄”—宗慶後的身上,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1996年,娃哈哈與達能正式合資,其中,達能獲得合資公司51%股權。合資公司成立時,身為娃哈哈的創辦者及掌門人的宗慶後便與達能“約法四章”:第一,品牌不變;第二,董事長的位置不變;第三,退休職工待遇不變;第四,45歲以上職工不許辭退。隨後10年中,宗慶後憑藉自身在娃哈哈多年累計的威望、強硬的工作作風,一直牢牢地掌控著娃哈哈的控制權。據瞭解,達能曾派駐研發經理和市場總監,但都被宗慶後“趕走”。娃哈哈與達能的積怨和矛盾越來越深。對於達能是否涉嫌壟斷的問題,宗慶後表示,中國飲料企業十強企業當中,達能就收購了五家,而且娃哈哈還是飲料的龍頭企業,他反問說,“怎麼能不構成壟斷?”

從“悲情的民族英雄”—宗慶後的身上,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從“悲情的民族英雄”—宗慶後的身上,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宗慶後在一次演講中,對廣大的創業者說道:

1、我認為做企業要有這些素質,特別在中國市場上,那就是:詩人的想像力、科學家的敏銳、哲學家的頭腦、戰略家的本領。

2、把每個機會當作是救命稻草,牢牢抓在手中。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是不行的。

3、我們之所以選擇成為企業家,並非來自我們本能,也並非我們真正的性格使然。我們只是在一個找不到出路的年代裡,使勁兒地在為自己找一條出路。等到年紀大了,回頭一看,自己竟然走出了一條路——一路水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路。

4、在商業生活中,我認為勤奮最重要。天道酬勤,如果按100分來測算,勤奮最起碼要佔七八十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