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導 讀

藝術品市場在全球興起以來,資本介入藝術從來就被人們津津樂道和廣泛關注。在各項藝術金融服務中,因藝術品抵押貸款能夠直接有效地解決藝術品收藏和交易方面的瓶頸,而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話題。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藝術市場,一再呈現不溫不火的走勢——收藏者的謹慎,投資者的冷漠,常常讓拍賣場波瀾不驚。然而資本,尤其一些歐美的資金偏偏在此時悄悄盯上了藝術品抵押。

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藝術品貸款:生意前所未有的好

英國金融時報在最近的報道中提及到這麼一個現象:儘管藝術品市場近來很低迷,拍賣的成交也不是很理想,然而並不是所有藝術類的生意都不好做——藝術貸款的生意便是前所未有的好!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資金還在等著進入這一領域。

顯然,藝術品抵押貸款在大陸還是一個較為新鮮的課題,無論是銀行還是拍賣,真正做此運營的為數不多。全球比較大的幾家銀行如花旗銀行、摩根及美國銀行均對此領域有所涉足。據外媒報道,還有更多的歐美銀行對此表現出十足的興趣。

不可迴避的是,近年來全球及中國藝術品市場均處在一個艱難前行的階段,整個市場交易平平,藝術品各領域的經營狀況都乏善可陳。偏偏在此時,藝術品抵押貸款的卻被多數看好。西方藝術貸款領域的從業人員透露,當前最主要的原因是,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導致更多的私人或機構藏家需要現金流。恰恰因當下藝術品市場不處在高峰期,與其低價賣出手中的藝術品,不如將其作為抵押,從而獲取貸款以緩解一時之急。藝術品貸款的概念大約於上世紀70年代首先在美國興起。誘因是有很多大的家族在前輩去世後都要產生很大的遺產稅,需要將一些藝術品變現來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因此,各種需要獲取貸款的客人,都會提供家族的收藏而希望得到現金支持。愛德曼(Edelman藝術貸款人)認為:現在很多藏家手裡可能有很多的沃霍爾、馬登等,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希望通過公開交易的形式將其轉化為現金,因為一旦沒有達到拍賣的底價就可能流標,這無論對於藏家或是藝術家都是一種傷害。由此,一種變現的形式——藝術品抵押貸款便更為吸引人。佳士得前美洲區主席MarcPorter也指出,能在這樣一個時期,越來越多的銀行、機構希望加入藝術品貸款中來並不讓人驚訝,因為該項業務的門檻相對較高,一方面需要有金融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必須是藝術方面的專家。藝術品估價的不確定性曾經導致很多資本一直不敢進入,而今這堵牆正在慢慢地變得透明,加上藝術市場尤其是西方藝術市場經過多年的沉澱,已經變得相對公正和嚴謹。這時候越來越多的資金會盯上這塊“肉”也更在情理之中了。

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除了經濟不好急需現金流,隨著藝術市場向縱深發展,已有很多公私收藏家擁有了大量的庫存,雖然做博物館、美術館的還是很少數。有很大一部分的藏品被堆放在倉庫裡,畢竟家裡不可能掛許多的畫。與其讓這些藏品堆在庫房裡,還不如拿出來做抵押,以便獲取現金去做其他的投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品很有可能會漲價,尤其是在市場往上走的時候,先把錢拿著用了,東西又獲得升值的機會,對於客戶來說豈不是雙贏。

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近10年來,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不斷地刺激著投資者對藝術品金融服務的需求。今年2月,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一份《中國藝術金融發展年度研究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雖然處於調整期,但藝術金融的市場規模卻比2013年增長了61.5%,達到123.4億元。作為國家監管層鼓勵的創新領域,藝術品市場領域的金融創新已經被業內人士公認是一片待開發的藍海。

2015年1月,中國銀監會下發了《關於中信銀行[-1.27% 資金 研報](601998,股吧)等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的批覆》,明確了27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獲得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資格。該文件的下發,標誌著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的實質性啟動。

該政策也為商業銀行通過發行藝術品質押貸款支持證券,來解決藝術品質押貸款過程中遇到的傳統難題, 提供了重要的金融制度環境。不過, 由於在鑑定、評估和處置等方面一定要找國家正規的鑑定、評估機構。

藝術品質押貸款市場火熱

目前,公司業務範圍涉及藝術品徵集、藝術品鑑定、藝術品檢測、藝術品評估、藝術品展覽、藝術品拍賣、藝術品保險、藝術品金融等多項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