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啓「島主」模式

在溫州要想成為一座島嶼的島主,您需要以下這幾步:

步驟一:確認這個島可否群居住人

先確定何為一個島,海島,是指被海水環繞的小片陸地。

溫州的海島尤為多。根據調查,在大潮高潮面以上面積500平方米的海島總數就有419個 (其中一個是和台州共有),約佔全海島數量的13%,佔全國海島數量的6%左右。海岸線長約676公里,島嶼陸域面積157平方公里,潮間帶灘塗(灘地)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有居民的海島有34個,總面積145.23平方公里。

還有,溫州是我國大陸離釣魚島最近一座城市:根據釣魚島位置座標描述,距溫州市約356公里、福州市約385公里、基隆市約190公里。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全市海島南北如鏈、面上呈群、各成體系,不連續地分佈在浙南沿海近岸。溫州的海島分屬在洞頭縣、瑞安市、蒼南縣、平陽縣、樂清市和龍灣區。其中洞頭縣海島168個(其中1個與龍灣共有),瑞安94個、蒼南83個、平陽65個、樂清9個(其中一個和台州共有)。

洞頭列島

在洞頭列島,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裡絕大多數島民都講閩南語。在洞頭街頭巷尾,聽著耳邊的閩南語,看著驚濤拍卷,欣賞港灣裡桅杆如林的漁船,你恍惚會覺得自己是置身於閩南的漁村之中。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洞頭有“百島之縣”的稱號,其中的靈霓島與龍灣共有,168個島散佈在東海大陸架上,構成了洞頭列島。洞頭島嶼面積24.6平方公里,灘地面積10.3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49公里 。

洞頭由於第四世紀以來的海蝕作用形成海蝕地貌,保存完好,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海島自然景觀。仙疊巖、半屏山、大瞿島各島南岸、東北岸形成了海蝕橋、海蝕穴、海蝕崖、海蝕平臺和沙灘等典型海岸地貌,被譽為“海上天然巖雕長廊”。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馬岙潭,溫州的Hawaii,候鳥翔集、沙灘平坦、山青水藍、石奇灘佳。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大瞿島 ,有“海上綠洲”的稱號,島東南部石景。

樂清灣海域島群

有島嶼9個,均為近海型海島。其中西門島距大陸最近為320米;西門島、白沙島(這兩島現已經合併為1個島)、小橫東島常年有人居住,常住人口約5000人。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不過,像筲箕島、小擔島、牛角嶼、飯蒸嶼、偏醍嶼,是無人島,其中橫仔島像一個棒槌橫在樂清的西門島與台州溫嶺的東門島之間,面積約0.167平方公里,是樂清內陸面積最大的無居民海島。因為樂清和溫嶺的海域界線剛好從島上穿過,所以,橫仔島共屬於溫州和台州。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大北列島

位於飛雲江口外海域,有海島56個,距瑞安市大陸岸線27公里。其中常年住人島有8個,常住人口約2100人,北龍山是瑞安市(原北龍鄉)駐地,住人島有7個。無居民海島48個,陸地面積約0.981公里,其中陸地面積最大的無居民海島為大叉山,面積約0.268平方公里。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銅盤島是北龍境內的住人島之一。怪石比比皆是,潮蝕溶洞也十分有名。由於洞壁陡峭,陽光從洞頂俯照而下,洞內天然大理石瞬間璀璨奪目,十分罕見。這座島上,還有明代炮臺遺址、苦海甘泉、媽祖廟、關帝廟錯落分佈其間。

北麂列島

位於大北列島東南,有海島38個,北與洞頭列島峙頭洋想接,南與南麂列島相望,距大陸岸線約50公里。常住人島5個,常住人口約2150人,其中北麂列島為瑞安市(原北麂鄉)駐地,住人島還有水嶼、下岙島、關老爺島、冬瓜島。無居民海島33個,陸地總面積月1.07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0.127平方公里。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南麂列島

位於鰲江口外大約55公里的東海海面上,有海島52個,總面積11.13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島就是南麂島,面積7.64平方公里。從高空向下俯瞰,這座島如同一隻頭朝西北,尾朝東南的鹿。南麂列島由於豐富的海洋資源,被譽為“貝藻王國”,除了是自然保護區以外,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定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常住人口2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南麂本島。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南麂列島三盤尾清晨景色

還有些居民是住在在大檑島、竹嶼,這兩座島被,生長大量水仙花,被叫做“水仙花島”。此外,南麂列島中無居民海島則佔49個,陸域總面積2.351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最大的無居民海島為柴嶼,面積約0.667平方公里。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南麂列島大沙岙海濱浴場

七星列島

毗鄰東海,與福建臺山列島相望。就是因為捱得太近了,福建和浙江對七星島歸屬的爭議,歷時已久。傳說浙江方面曾經在島上豎立一個水泥界碑,旋即被福建方面炸平。在1985年立碑確定該島歸屬蒼南。之後,又在2002年、2013年重新立碑,後又因為種種原因,石碑不復存在。最近,則是在2016年在所立下的石碑,宣示蒼南對七星島的管轄權。

七星列島由兩座裂巖、星仔島、立鶴島、小立鶴島、雞心巖、橫嶼等7個無居民島嶼和天樞、天璇、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等礁組成,排列呈北斗七星形狀,因此叫七星列島。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七星列島陸域總面積0.648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最大的海島是星仔島,面積約0.486平方公里。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星仔島地處北緯23°,冷暖水交匯帶的東海

步驟二:靠山吃山,那靠島吃什麼

溫州沿海海域很寬闊,島嶼星羅棋佈,港灣盤曲,灘塗廣闊,潮流暢通,海水鹽度適宜,水質肥沃,自然餌料豐富,適宜魚、蝦、貝、藻生長。洞頭、南麂、北麂三大漁場,有“浙南漁倉”的美譽。溫州人吃海鮮的口福還是不錯的。

但是,凡事有度,每在春夏交接之際,就是禁漁期,到了秋季,在菜場,才能看到鮮活的帶魚、小黃魚、鯧魚。溫州在2017年開啟了有史以來最長的禁漁期,為期4個半月。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根據近幾年的統計表明,溫州海域擁有海水魚類424種,蝦類80餘種,蟹類134種,貝類430餘種,海藻類178種,其中具有捕撈價值的經濟種類,帶魚、大黃魚、鰻魚、馬鮫等。

溫州海水養殖已有1000多年曆史。上世紀80年代開始溫州市海水養殖業迅速發展,彙集了大黃魚、美國紅魚、鱸魚、石斑魚、羊棲菜、紫菜、海帶、梭子蟹、青蟹、海參等海產品。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洞頭海上漁排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洞頭縣有“中國羊棲菜之鄉”美譽,羊棲菜是洞頭漁業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

步驟三:參考當地的老住戶意見

鳥類安家的敏感度很高:水質、食物、對於自己的後代生存、繁衍,都是它們的考慮範圍內。也就是說,哪裡的環境優越,哪裡就是他們安家之所。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樂清西門島,瑞安銅盤島,洞頭南北爿山這些保護區,氣候適宜,海鮮食料豐富,為鳥類已經儼然城了這裡的老住戶。

像西門島濱海溼地上,棲息生活著世界瀕危鳥類黑嘴鷗、黑臉琵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斑嘴鵜鶘以及大量溼地水鳥。

南、北爿山嶼,植被茂盛,有木本植物60種,草本植物126種。同時,在其海域,水質肥沃,洄游的魚、蝦、蟹有230種。島嶼上常年有海鷗、賊鷗、白鷺、白鶴、海燕、赤嘴鷺鷥在這棲息繁衍。

城市奇遇:在溫州開啟“島主”模式

南、北爿山嶼萬鳥齊飛

寫到最後,還是得理清現實:其實,我們不能私人擁有土地,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擁有一座小島的使用權,成為有期限的島主也恍如登天。但是嚮往美好生活沒有錯,做不了島主,就安心做一個文明的遊客領略溫州這座這座城市的別樣這風光,期待一場城市奇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