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新疆兵團歌舞劇團系中國農業部最大的直屬專業表演團體(對外名稱:中國西域歌舞劇團),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新疆地域特色、以歌舞為主的省級專業藝術團體。該團成立於1949年,迄今已有50多年曆史。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該團自建團以來先後出訪過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及臺灣、香港地區,受到當地觀眾的普遍歡迎和喜愛。演出遍及全國各地,併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
  • 兵團歌舞劇團的前身,為二十二兵團政治部文工團,組建於1949年11月,由原國民黨起義部隊新疆警備總司令部演劇隊(原抗日宣傳八隊)、軍樂隊、電影三隊、十九隊組成。
  • 演出以話劇為主。
  • 1950年,文工團從迪化市(現烏魯木齊市)第一、二孤兒院招收學員42人,組成學員隊,並從當時的新疆省一中招收一批青年學生充實隊伍。
  • 1951年秋季,文工團歌舞隊成立,自編自演一些小型舞蹈節目,配合當時的政治教育進行演出。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1952年,駐疆部隊整編,二十六師文工隊撤銷,其一部分人員調兵團文工團。同時,正式分設了話劇隊、歌舞隊、雜技隊。
  • 1954年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文工團更名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政治部文藝工作團。
  • 1954年-1956年,原西北軍區文工團,志願軍文工團,南京總高級步校文工團等單位,先後抽調一批業務骨幹支援兵團,增強了兵團文工團的業務實力。
  • 1956年初由石河子遷駐烏魯木齊市。
  • 1957年,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央、西北、西南三個音樂學院等藝術院校的一批應屆畢業生被分配到兵團文工團工作,文工團專業力量大大增強。
  • 1958年秋,西北五省區第一屆戲劇會演在西安舉行,文工團首次赴內地參加會演,選排了由孟憲智執筆創作的大型話劇《第一次豐收》,該劇由駱勳執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作了實況轉播。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1959年,由孟憲智創作,駱勳導演的話劇《塔里木戰歌》、赴北京參加全軍第三屆文藝會演,會演期間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在中南海留影。在京演出期間,還為朱德、徐特立、彭德懷、黃克誠、陳毅等中央領導進行了專場演出併合影留念。同時,還向兄弟文藝團體學習排練了話劇《最後一幕》、大型舞劇《五朵紅雲》,返疆後作了彙報演出。
  • 1960年,兵團藝術劇院成立,文工團隸屬藝術劇院,此後文工團進入藝術鼎盛時期,先後創作、排練、上演了大型話劇《同志,你走錯了路》、《智取威虎山》、《降龍伏虎》、《紅纓歌》、《吝嗇鬼》、《漁人之家》、《東海前線》、《駱駝祥子》、《奪印》、《雷鋒》、《瀚海航程》、《銀花向陽》、《關不住的小老虎》,大型歌劇《洪湖赤衛隊》、《小二黑結婚》、《無人村》、《紅珊瑚》、《我們是生產兵》、舞蹈《狼牙山五壯士》、《搶渡大渡河》、《艱苦歲月》等歌舞節目。並先後赴湖南、湖北、北京、青海等省市進行慰問演出。
  • 自1957年,兵團文工團先後3次參加全國性文藝會演,3次地區性文藝會、調演;十年間,上演大型劇目近50個,平均每年上演4-5個新劇目,並以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下部隊、農場、連隊巡迴演出。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據1960-1963年統計,四年累計演出1281場,年平均345場,下連隊演出847場,年平均221.7場。
  • 1965年底,“社教工作團”進駐文工團,取代了文工團領導班子,文工團黨委改為臨時總支部。
  •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工團原領導班子被迫解體,劇團領導及一批藝術骨幹被打入“牛棚”,大批業務骨幹被下放勞動,組織陷於癱瘓。稍後,“革命委員會”成立。
  • 1969年,“革命委員會”撤銷,文工團全團演職員僅剩下32人。稍後,從北疆各團場招收了一批學員,成立了學員隊,邊訓練,邊排練,演出了大型舞劇《白毛女》,下農場連隊演出近百場。
  • 1973-1974年,一批領導骨幹和專業演員先後調回文工團,原兵團京劇團、雜技團併入文工團,為下屬的兩個隊。稍後,又從北疆各團場招收10~20歲兩批舞蹈學員,共42人,單獨成立了學員隊。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1975年,兵團撤銷,文工團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表演團體,更名為“新疆文工團”,隸屬自治區文化廳。
  • 1983年8月,原兵團文工團由自治區迴歸兵團。
  • 1985年7月,文工團更名為“兵團政治部歌舞話劇團”,下設舞蹈、演唱、話劇、樂隊、舞美5個隊及創作編導室和藝術委員會。
  • 全團演職員183人,全年演出421場,累計觀眾33萬人次,總收入138937元,演出場次、觀眾人數、演出收入均創建團以來最高紀錄。
  • 1994年,更名為“兵團歌舞劇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歌舞劇團是一個由國家命名的省級藝術表演團體,由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滿、俄羅斯、柯爾克孜、達斡爾族等多民族演員組成。
  • 作品以反映“屯墾戍邊”題材和現實生活為主;用漢語排練,演出各類藝術作品;記錄和借鑑各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促進新疆音樂、歌舞、話劇的創新與發展。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60多年來兵團歌舞劇團足跡遍及祖國各地和世界十幾個國家及地區,其藝術水平受到當地觀眾的一致好評。
  • 該團下設創編室、演唱隊、舞蹈隊、樂隊、舞美隊等部門。
  • 自本世紀以來:2001年9月一臺主題為《天山綠洲情》的大型歌舞晚會在北京參加“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榮獲18個獎項。
  • 2004年7月與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在石河子市舉行盛大的慰問演出,上星播出引起海內外廣泛好評,顯示了我團較高的藝術水準和優良作風。
  • 2004年10月為慶祝“兵團成立50週年”創作的大型主題文藝晚會《綠洲頌》,以製作精美、編排新穎、生動感人,受到中央代表團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
  • 2005年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2006年參加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我團創作的大型民族歌舞晚會《美麗的邊疆.我的家》再次榮獲創作金獎和11項大獎。
  • 2008年,本團傾心創作打造的哈薩克族歌舞劇《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榮獲兵團“文華獎”。同年又獲兵團“五個一工程”獎。
  • 2010年參加自治區文藝匯演,哈薩克族歌舞劇《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獲編劇、導演、舞美、作曲、表演等12個獎項。同年該劇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財政部授予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年度資助劇目。
  • 2012年在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代表兵團參演的哈薩克民族歌舞劇《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榮獲團體表演金獎、最佳演員、最佳新人、導演、編劇、音樂、舞美、演員、優秀組織等21個獎項。
  • 2012年由兵團領導率領,赴對口援疆十個省市慰問演出,我團編排的《兵團人不會忘記》,表現出兵團人對祖國的感恩之心,對援助兵團省市的感謝之情,謳歌了廣大援疆幹部和兵團各族幹部職工肩並肩、心連心,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而共同奮鬥的動人事蹟,奮力推進“三化”建設,率先在西北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風貌,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充分發揮了橋樑紐帶、窗口的作用,在加大對兵團的宣傳力度,加深外界對兵團的認識和理解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兵團黨委宣傳部表彰,兵團領導親切接見。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2014年由我團打造的原創舞劇《戈壁青春》被評選為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資助項目,並先後參加第十五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和第四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
  • 多年來參加兵團春節電視文藝晚會,演出集民族、時尚、流行、現代等諸多元素為一體,充分反映了兵團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美好幸福的生活, 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們的廣泛好評。
  • 該團創造演出的作品:歌曲《送你一束沙棗花》等在國內廣為傳唱,舞劇《深山探寶》、歌舞節目《黃沙綠浪》、《綠翠鳥》等近十部作品獲國家級獎。
  • 舞蹈《生活從這裡開始》、歌曲《冬不拉與吉他》等幾十部作品獲省級大獎。
  • 該團曾赴全部三十餘個省市進行交流演出。
  • 近年創造的歌曲晚會《開拓者之歌》又稱《送你一束沙棗花》被選調進京,並經過李瑞環同志邀請進中南海為中央首長彙報演出,受到中央新聞界好評。
  • 該團在2001年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活動中獲得演出金獎。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大漠胡楊》獲節目一等獎,此次匯演共獲得十八個獎項。
  • 該團組織結構健全,藝術門類齊整。下設舞蹈隊、管絃樂隊、演唱隊(含戲劇曲藝分隊)、舞臺美術工作隊、創作編導室及業務演出辦公室、行政辦公室等。
  • 為科學進行編導、排演劇節目提供了多項保證。該團希望通過多種藝術形式與國內和國外進行廣泛的藝術交流,向全國人民介紹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歌舞節目。
    新疆建設兵團直屬文藝團體一一歌舞劇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