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古玉的一些專用名詞,今天我們來繼續說說其它的古玩玉器界行內用語。


-玉料術語-

玉料

就是用來加工玉器的原材料,所有符合國家玉器標準的礦石都包含在內。例如和田玉、獨山玉、岫巖玉、翡翠、瑪瑙、珊瑚、青金石、琥珀等。現在市面上說的玉料通常指和田玉跟翡翠,其它如岫玉、獨山玉等可以稱為好一些的玉種。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新疆和田玉羊脂玉籽料原石

玉皮

玉石籽料表面的皮稱為玉皮。有帶顏色的色皮,不帶顏色的白皮、僵皮等。玉皮的種類很多,主要以顏色來區分命名,不同顏色的玉皮形成的條件也不一樣。一般來講玉皮是玉料表面結構比較松,在自然界受各種侵蝕的結果。真正的好玉由於密度高,結構細膩,顏色很難侵入。所以在過去,最好的籽料是光白籽。現在很多籽料都以有皮色為好,價格已遠高於光白籽,其中原因很多,一句話不能說清楚。由於利益的驅動下,玉皮做假也是家常便飯。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新疆和田玉青白玉籽料原石 黑皮

綹、裂

玉石料上的天然裂紋,長的叫裂,短小的叫綹;所以玉器在製作時要“挖髒去綹”,這樣就把玉料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我們在購買時,要合理運用手電等輔助工具,發現成品有這樣的瑕疵,在不影響佩戴的前提下,可以此跟商家議價。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原籽上的長裂

主要指玉料中顏色不好的雜色、雜質、它會影響玉器的檔次。所以在製作時一定要把髒去除乾淨。過去玉質內雜質或區別於玉料本身的其他物質通通要去掉的。比如不是很好看的皮色等通稱為瑕。現在則能留就留,哪怕是皮下有綹裂也會留下做為籽料的身份證。其實這都是偏離了玉文化本身的,大家應該理性的對待,玩玉不是追產地,而是玉的本身。

石花

玉石中含有透明度稍差的小團塊與纖維晶體交織在一起的現象稱為“石花”。和田玉與翡翠都有。翡翠的石花可分為乾乾的“石腦”、散碎的“蘆花”、形似棉絮的“棉花”等。米粒狀的石花在和田玉中叫“飯滲”。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和田玉中籽料內的玉花

-雕工術語-

開料

業內也稱開片,就是用線鋸、細砣輪等工具把玉料切開來。這是最初的玉器加工方法,有些現存的高古玉器上仍然可以看到開片的痕跡。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古人開玉圖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戰國雙龍玉環上的切割痕

解玉砂

玉的天然磨料,行內叫“砂子”,一般有“黃砂”“紅砂”兩種,古代稱為“解玉砂”。用前要用水選法將“砂子”分成粗細不同的幾類,在不同的施工時使用。幾千年來,中國的玉器就是用這類的天然磨料琢磨而成的,尤其是在開料的時侯最常用。直到20世紀初,才改用人造的金鋼砂。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古玉解玉砂打磨的痕跡

俏色

又稱巧做,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顏色雕琢成圖案紋飾,以增加藝術的表現力。有時用皮殼的顏色,有時利用玉料本身存在的一些特殊缺陷。巧色的材料多不純淨,也不會大,但製作出來的作品往往藝術觀賞性很高。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膠砣

是一種拋光的工具。將紫膠加熱,撒入拋光粉拌勻,趨熱固定在細軸上,就成為膠砣。用時跟據拋光面的情況,將含砂的紫膠部分加熱,調正為合適的形狀,然後在玉件表面拋光。

拋光粉

玉器拋光用的細磨料,以雲南紅寶石粉較知名。另外在琢玉過程中,因“砂子”在碾磨中會裂成更細小的顆粒,所以用水選法也能從中得到拋光粉。現代玉雕業所用的拋光粉有紅粉、綠粉、天然鑽石粉等。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光亮

現代叫拋光。玉器光亮有兩種,一種叫“膠亮”,一種叫“高亮”或“暴亮”。前者一般用於和田玉或仿古玉器。後者用於翡翠,水晶等上面。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和田白玉的膠亮

昆吾刀

相傳是一種能削玉如泥的刀。在古代,想要像雕木頭那樣對玉石進行加工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玉石的硬度在6.5到7度之間,高過鐵銅的工具。就算是鑽石,剛玉等硬度很高的,也只是刻劃較軟的玉料,也做不到削玉如泥,所以這也是一種美好的傳說。現代使用的鍍金鋼砂的砣,在高速運轉時,才可以做到削玉如泥。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翡翠的高亮

-買賣術語-

行貨

多指常見的或是批量生產的大路貨,這些貨色大多不夠精美,收藏價值不大。資深的收藏者基本上不去碰這些東西,行貨多數是新手的入門貨品,因為價格便宜。


商人拿出交易額的一部分作為酬勞金給幫助自己賣貨的人,叫“提一點”。具體數字需要雙方協商。一個默認的規矩就是加緊人幫你賣貨,你就要給別人意思一下。現在各個景區都有賣玉的攤位,攤主們跟導遊都有這種默契。

行里人

主要指從事古玩玉器生意或資深的收藏者,尤其是那些已經有了經驗的人。當然對於新手來講,就是行外人啦。

跑道兒

在古玩玉器行就是經紀人的意思。這些人多靠著自己廣泛的人脈,他們一般自己不出資,只是從成交額中提取介紹費。

不真

古玩玉器行內基本沒有假貨一說。因為收藏古玩玉器就是憑眼力吃飯,誰都有看不準的時侯。所以對假的或者拿不準的貨,說“不真”顯得比較謹慎。另外這麼說也比較委婉,給足了商家跟吃藥者的面子。

開門

通常指很好的貨色。如果你拿出一件玉件來,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好東西,大家都沒有爭議的地方,就說它是開門貨。如果是真品中的精品,就叫大開門。

看懂玉器界的行話 業內術語

開門到代的白玉雙螭玉璧 宋代

到代

指古玉器不是仿製的,從器形、紋飾、雕工、沁色等方面綜合來看,符合某一時代的特徵,就是說它到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