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大汶口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文化類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蘇淮北一帶。因首先發現於大汶口,故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玉材

大汶口文化玉器所用材質有青玉、黃玉、碧玉、大理石、綠松石等。玉材多采自山東泰山、鄒縣和萊陽等地。還有些屬於石性較大的玉石。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璦

造型

大汶口文化玉器的造型可分為幾何形、圓曲直方複合形、人物動物形,還有由各式多個小型飾玉組成的玉組佩造型。幾何形造型又可分為圓曲形(如環、璧)和直方形(如鏟、斧、刀)。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鉞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人面形飾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錐形器

工藝

大汶口文化中的玉鏟鑽孔工藝特別,它是用先琢後鑽法完成的,先在需鑽孔的部位用尖銳的工具反覆琢刻,使玉料上形成圓穴,然後在圓穴上再進行錐鑽鑽孔。大汶口遺址四號墓所出骨雕筒 ,其上有綠松石珠鑲嵌,這是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嵌綠松石工藝實例。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串飾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串飾

種類

大汶口文化玉器的主要種類有禮器,如玉琮、玉鉞等;裝飾品如玉串飾 、玉璧、玉環玉鐲、玉璇璣;工具有玉鏟、玉斧、玉刀等。其中玉串飾是新石器時代有代表性的組佩造型,在大汶口文化玉器裝飾品中佔主體地位。玉串飾講究單個飾件之間的有序組合,強調組合中單個玉佩造型的大體相同或相諧,達到整體串飾結構及視覺效果的和諧統一。

淺談大汶口文化玉器

玉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