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可以修身養性,但爲什麼練習的過程很難靜下心來?

虹一法師


在這個喧鬧浮躁的社會生活中,有時候想要靜下心來確實很難。寫毛筆字最能修身養性,在練習過程中心難靜下來,只能說沒有全心的投入到練字中去。



還是常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你完全的投入到一件事中去,可以達到廢寢忘食,忘我的境界。當然了練毛筆字也不例外。

古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練習書法,達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靜心需要的是心態的調節,心態的平衡,心裡減少雜念自然可以做到靜心。


古人常說,“寧靜致遠”只有“靜”才能達到高遠的思想境界。那麼練習書法怎麼做到靜呢。

1,不受外物影響,專心專注做一件事,慢慢的靜下心來。

2,耐得了孤獨,受得了寂寞。改掉急性子的性格,人只有和自己交流,才能認識自我,做任何事才有可能靜下心來。

3,拋開一切雜念,調整好心態,心自然可以靜下來。

4,可以散步,做一些輕鬆的事,讓自己靜下心來。

練書法可以修身養性,在這個喧鬧的社會生活中要想靜下心來,需要的是外物,外部環境,和自我的心態調節。只有心靜,才能專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種去。書法達到一定程度,自然能磨礪人的心態意志。達到靜心的修身養性中去。


鵬哥微視界


人性的修練,靠的是心態而不是形式。書法作為一個形式,即可以是以修身養性為目的,也可以是以名利牟財為目的,還可以是消遣娛樂為目的。


不同的目的,就會有不同的心態。每種心態也不是孤立的。各種心態交織於一起。心不澄,性不淨。書寫時,一會想,我要把字寫好,為傳承傳統文化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一會想,我要把字寫好,以達到修養性情,延年益壽。一會又想,我要把字練好,努力學習,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舉止高雅,有君子之風的韻逸之士。一會又想,我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把每一分每一秒都過的具有意義……這些很陽光,積極向上的想法,就是擾亂你心緒的慾望。

不要說修身養性,便能無慾無求,澄心靜性。任何目的,都是欲求產生的根源。無論你的目的是高尚的學習,還是庸俗的利祿。對於你在練習時的心態平衡,都會有干擾。更不用說報著成名成家,功超萬世的非份之想。

你要想在練習中保持平和的心態,你就不要有任何的想法。無意於好壞,縱筆任情。自然平和。特別不要去想修身養性這件事。這事是靠做出來的,而非想出來的。


子衿tjk


靜不下心來,有幾種可能階段:

1、初學者。但凡初學者,都有這種情況,這與未入門有關。比如,對毛筆的習性不熟悉,感到特別彆扭;或者反覆臨帖,總是臨不像;或者臨了幾個字,已經累到手抽筋等等,不一而足。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平心靜氣。

2、練習了一段時間後,遇到瓶頸期,無論怎麼努力,都找不到辦法,始終不能有所提高,心下肯定鬱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那肯定不能靜心。

3、某些階段,如果你拿出你的書法讓人點評,假如二人以上對你的評價不一致,你會感到很彷徨、很迷茫,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誰說的對,不知道該不該堅持,這時候也肯定不能靜下心。

4、感覺自己寫的不錯了,費盡心機寫了幅作品,不用別人品評,自己就看著不順眼,由此可能產生一種挫敗感。一個階段內都會有消極情緒。

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鍊。以前聽到一種說法:從小練書法,四十歲以後才能體會到書法樂趣。那些半路出家的人,就是在說不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體會了。當然,那些走旁門左道,很快撈到錢的人,體會到的是錢的樂趣,不是書法本身的樂趣。

以上只是練習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這本身也是對心性的一種修煉,沒有誰生下來就下筆如有神。關鍵是堅持、學習、思考,最後悟出書法的真諦。

當然,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碰到一個合適的人,給你點了一下窗戶紙,使你茅塞頓開,那恭喜你,你入門了。


海納百川230743785


習練書法確實可以修身養性,提高習練者的修為和品位,以達到書文具老、天人合一


的至高境界。

但並非每一個書法習練者都能達此境界,就是因為有很多因素制約了習練者自身應有的豁達、拓展,專注於功利的利己主義了。

比如題主所問的心靜問題,就是很突出的一個例證。

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代書法,其實是文人士子們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典集合,並非是專門為書寫而書寫,而是提綱挈領、引經據典的對先賢著作文集進行的歸結、分納,目的是將古人的智慧與傳承記載其中傳接下去,所謂的千古道德文章,正在於此。

一般來說,著有文名的士子望族、文人領袖,都具有深厚的文字書寫功底,但並非為了炫耀書寫技能,而是把字體寫得更傳神,其文化傳承就更具有觀瞻性、鑑賞性,以愉悅身心、樂見傳襲。所謂的文以載道,文是質被,道才是核心,是需要繼承和光大的具體文膽內核。

但今人很多都過多於關注外表而不是內核了。正如“買櫝還珠”,完全被華麗堂皇的外表所吸引,而忽略了內在深藏的無價之寶——今人急功近利的書法寫作,也正體現了這種淺薄而可笑的文化認知。

如此一來,抱持了利慾薰心的腌臢目的,心緒本來就按捺不住成名成家以後的高官厚祿、高屋建瓴,怎麼還能靜心誠篤的完成書法創作呢?

尤其是目今社會,各類名頭榮耀疊出林立,一旦博得美名便可封妻廕子、坐享其成,一本萬利、垂範子孫的買賣,人們爭相逐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抱此大目的,也有微細的個人需求,比如將字寫得龍飛鳳舞可以招徠人脈,使自己成為核心焦點,然後籍此可以飛手拈花,飛黃騰達,達成ta並不宏偉卻能既得利益的實惠,也是一種訴求和期待。

還有的人一心要將自家的名號掛在史籍典冊之上,誓要與青史共存亡,只能說持有這般期望的,只能是屍首比名字爛得更早,一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如此而已。



龍吟148119260


練書法的確可以修身養性。那麼,為什麼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卻很難靜下來呢?我認為,主要是沒有達到“靜以修身”的境界。



練書法時心很難靜下來,說明題主還有雜念、雜事纏身,或浮躁之心尚存,所以,一時半會還靜不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要再練下去了,因為再繼續練下去,不但寫不好字,而且還浪費紙和墨。



從靜不下來,到靜下來,需要一個過程,操之過急,往往事與願違。

要想真正把心靜下來,必須將私心雜念、名利思想摒棄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是永遠練不出好字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欲速則不達。學習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這就需要學書者把心靜下來,耐住性子,堅持不懈的學下去,練下去,最終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


中州耕牛堂主


寧靜致遠,心靜胸自寬,人們都想有一個平常的心態,心靜始水的風格。往往通過道德修養,文化修養,體育鍛煉等方式方法達到心靜、穩重、大方、風趣、幽默的人品。中國書法恰恰是這些方式方法的綜合體現,所以人們想心靜,達到心靜,喜歡寫寫字,愛好上中國書法,是一種自然的人們慾望需求的現象,小孩如此,大人如此,老人也是如此。在初學時為什麼人們的心情,靜不下來,是浮燥的?一是一世許觀念,二是經濟生活基礎,三是政治地位,四是書法線條的墨韻感和毛筆舞動的規律感,全為零基礎。這是心靜不來的主要原因。通過中國書法讓人們心情,靜下來,要懂墨韻、筆法、筆的舞動規律,是練習書法時,心靜下來的關鍵問題,同時也是寫好練習好中國書法的法寶!



李行子


練習書法和練氣功有相似之處,心必須要靜下來,你的筆才能穩,整個身心才能同步到書法習作中。如果你在練習書法時,大腦裡想的都是雞腿,你的心隨你的思維走,腦裡的事,不在寫字上面,心就很難沉下來,心情焦慮,一會就餓了。

再有,我們練習書法要擺正心態,你就想成書法家,有名的書法家,自己給自己施壓,心沉不下來,弄不好還把自己身體搞壞了。如果你是夕陽紅,就不要太較真,寫寫書法,開開心就好,消磨時間而已。心態好了,心情自然而然的好了,時間長了,心自然就靜下來了,練書法貴在堅持,長時間磨練,沒有速成法。類似的文章素材平臺裡都有~關注下


漢隸大叔


其實我們還沒融入進去,還沒有樂在其中。還沒找到感覺,還沒進入道的化境。是很難做到修身養性的。書法是屬於循序漸進的東西,是慢火細燉的東西,是日久見真情的東西。是堅持努力就有收穫的東西。所以練書法急不得。有人說書法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學的好。其實這與個人的能力與悟性有關係。有些人能達到,有些人無論怎麼練很難達到。出現這種現象,可能你方法不對或者下的功夫不夠。書法是技術活,方法不對是寫不出味道來的。只要方法對了,功夫下足了。還是很容易出成果的。要想創作出神品來,除了基本功外還需要天賦。大家常常有大師不常有。你說它簡單也很簡單,稍稍努力還是可以寫出有模有樣的作品來的。你說它難也非常難。用盡一生努力卻很難超越古人,不要說超越了即使達到都是非常困難的事。中國的文化就是這麼博大精深,看者易學者難。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楚都墨客


練書法可以修身養性不假,因為涉及到了人體中的氣息調整(呼吸的快與慢)。

如果說寫楷書需要靜下心來寫的話,那麼寫行草書就需要激情點來寫了。這二種慢與快的書寫方式,猶如打太極拳與少林拳,呼吸調氣的節奏是不一樣的啦。

因此,不必糾結與“靜心”。

相反,當你想吵架或心裡想發洩時,抓起筆狠狠地行草一下書寫,千萬別憋壞了身子。如果是無聊或想發呆時,也別浪費時間,此時就是煉楷書的好時光。

能合理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