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從上海地鐵十號線的四川北路站下車出站後,往北步行五分鐘,穿過熙熙攘攘的衡水路,眼前是一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綠地公園。那天,廣場四周的旗杆上懸掛著數面國旗,紅旗在翠綠草叢的映襯下格外鮮豔奪目。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四川北路綠地公園

六年前,這裡只是上海虹口區的一個小小的普通綠地。2012年九月起,這塊綠地拓展為一塊綠地公園。隨著中共四大紀念館在此設立,這個名為四川北路綠地公園名聲鵲起。沿著公園小道往東北側前行,一座禇紅色牆磚壘起的具有現代簡約風格紀念館前赫然眼前。紀念館前的小廣場也顯得格外端莊凝重,成了當地民眾節日慶典的廣場。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節目排演中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群眾演員們

上海正在打造幾條“紅色發現之旅”線路,其中一條就是從四川北路的四大紀念館作為起點的。我在頭天的報紙上讀到這條消息,第二天就興致勃勃地搭乘地鐵來到此地。湊巧的是那天的紀念館小廣場正在進行演出排練,為一週後的節日慶典做準備。排練中有歌詠,舞蹈,還是詩歌朗誦,演員們激情飽滿,水準極高。欣賞之餘,深感一個廣場演出如此專業水準,上海虹口區不愧為具有歷史底蘊與人才薈萃之地。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鑼鼓隊

四大紀念館與其他大會紀念館最大的區別是,它並非在會議遺址原址上建立的,這也是相對於本市黃埔區與靜安區其它兩個大會紀念館,該館最晚建成的原因。根據考證,會議原址在東寶興路254弄 8號。

我們在紀念館的場景再現廳裡,看到了當年會議場景及會議建築的還原模型。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就是在該幢建築窗戶打開的房間(二樓)內所召開的。但非常遺憾,原建築已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中毀於日軍炮火。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大會會場外形建築模型

在展廳裡,通過那些歷史文物,照片及解說,基本可以瞭解中共四大取得的成果。比如大會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運動中的領導權問題;提出了工農聯盟的問題; 將黨的基本組織由“組”改為“支部”……。

上海是一座商業城市,也是一座近代歷史名城。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發展也與上海結下不解之緣,使得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具有了鮮紅的色彩。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大會場景還原

參觀完展廳走出紀念館,經過中間走廊時,可以看到走廊牆壁上懸掛著七副油畫。這些油畫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因為油畫的題材依次是:列寧宣佈蘇維埃政權成立,廣州農講所,嘉興紅船,李大釗與孫中山,瞿秋白在長汀獄中,以及賀勝橋戰役,攻克武昌城,這七幅油畫涵蓋了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之前的那段歷史風雲。其中兩幅圖片最吸引我的目光,因為反映的是同一個軍事題材,體現了展覽策劃者對這個軍事題材的偏愛與重視,那就是北伐戰爭。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走廊牆壁上懸掛著七幅油畫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油畫:農講所

北伐戰爭是實現國共合作的標誌,使大革命達到了的高潮。北伐戰爭的根本目的是推翻軍閥的統治,統一中國。戰爭於1924年開始,主要與盤踞在中南部的北洋軍閥吳佩孚與孫傳芳作戰。

“賀勝橋戰役”,與“攻克武昌城”這兩幅油畫,反映的是北伐戰爭中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葉挺獨立團戰鬥場面。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油畫: 賀勝橋戰役

賀勝橋位於湖北咸寧,是北上武漢的必經之路。我從賀勝橋戰役的歷史資料查到如下文字:

葉挺獨立團和第十二師為攻擊隊,於1926年8月29日黃昏進出黃石橋,8月30日拂曉開始總攻。在這次戰鬥中,葉挺獨立團擔任正面進攻的任務,戰爭打響後,葉挺指揮獨立團戰士,以迅猛的動作,突破了敵人前沿陣地,向縱深展開。第二營營長許繼慎(共產黨員)胸部負傷,但他咬緊牙關,堅持指揮,頂住敵人的反攻,一直等到友軍趕路來,粉碎了敵人的進攻。吳佩孚苦心經營的三道防線,全部崩潰。北伐軍在賀勝橋勝利後,即派第十師日夜兼程,沿粵漢鐵路向潰退之敵追擊,越過紙坊,一直追到武昌城

敵人在武昌城裡調集全部有生力量,加築防禦工事,策劃固守武漢三鎮,企圖依賴長江天險和武昌的高牆深溝,孤注一擲,作最後掙扎。1926年9月1日,北伐軍進抵武昌城下,幷包圍了該城。3日和5日發起兩次攻城戰鬥,均未奏效。葉挺獨立團參加了第二次攻城戰鬥,奮勇隊第一營冒著炮火潛近城腳,架起了幾具雲梯奮力攀登。敵軍居高臨下,以猛烈的火力掃射。獨立團第一營官兵輪番強攻,前仆後繼,死傷慘重。正如9月5日《國民日報》在報道葉挺獨立團時寫道,“城雖未下,而此種大無畏之精神,已足以嚇破敵膽矣”。6日北伐軍佔領漢陽,7日佔領漢口,武昌則成為一座孤城,處於北伐軍四面包圍之中。北伐軍改用圍困封鎖之策,武昌城內守軍組織精銳敢死隊,妄想突圍。10月1日,通湘門之敵600餘人在炮火掩護下,向葉挺獨立團防地發動突襲,奪去掩護工兵發掘坑道的鐵甲車,並佔領通湘門車站及梅家山高地。葉挺獨立團集中火力猛擊來犯之敵,激戰一個小時,奪回陣地和鐵甲車。10月3日,敵人再次突圍,亦未得逞。10月10日,北伐軍第四軍在城內投誠部隊作內應配合下,再度攻城。葉挺獨立團由通湘門附近爬牆入城,與頑固抵抗的敵軍展開巷戰,並首先攻佔築有炮臺和環形工事的制高點蛇山。經過40天的激烈戰鬥,葉挺獨立團終於登上了武昌城,創造了北伐戰爭史上最為輝煌的戰績。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紀念館內景

在另外一篇關於攻打武昌城的回憶文章這樣寫道:

葉挺獨立團一營接受攻打武昌任務後,合營官兵都很高興。一位共產黨員班長拿著一封信、一包衣服和幾元錢,到營部向營長曹淵(共產黨員)報告:“我們明天攻城!……如果我死了,請把這封信、衣服和錢寄給我母親。”曹淵說:“我同你一樣的不怕死,你的家信和東西不要交給我,可以交給周廷恩書記保管。”周廷恩也說:“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營大部分官兵都和這個班長一樣,自動給家裡寫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營官兵在攻城時個個奮勇殺敵,多數壯烈犧牲。

四大紀念館走廊上的這兩幅油畫生動地刻畫了葉挺獨立團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謳歌了共產黨人前赴後繼不怕牲的革命氣概。即使從藝術角度來欣賞這兩幅油畫,從殘酷的戰爭火海中,感受到革命者勇敢作戰時的浪漫血色,充分享受到無窮的藝術美感。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油畫: 攻克武昌城

參觀紀念館後,我特意步行十分鐘來到東寶興路254弄會場遺址現場,看到了一塊紀念石碑。石碑上勒刻著如下文字:

會址原為座西朝東的磚木結構假三層的石庫門民居,1932年1月28日毀於日軍炮火。1987年1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遺址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點。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大會遺址紀念石碑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瞿秋白在長汀獄中

佇立碑前,回顧四周,連片的商業大樓鱗次櫛比,街道上車水馬龍,附近的高架橋路連接著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每日的四通八達,以及它的繁忙與生息。在這裡,如果不是這座石碑,很難有人想到當年這個緊挨火車鐵軌的石庫房裡,舉行過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會議;更難想到,這裡的淞滬鐵路鐵軌上,不時穿過的轟鳴機車,隨時成為那些參會的革命者們安全撤離的交通工具。

從二幅戰爭題材的油畫想起——參觀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側記

紀念館側邊的水池,池壁上懸掛著部分虹口區革命遺址照片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